“不是难题,是好事向您汇报。”陈默笑着,将拍卖行两件小品成功拍出近十四万(含佣金),以及《山河映翠》私洽二十五万的消息,再次清晰地讲述了一遍。
与爷爷的反应不同,赵老在短暂的惊讶之后,爆发出了一阵洪亮的大笑:“好小子!真给你赵老我长脸!哈哈!我早就说过,你这娃儿是块材料!心思活,手又稳,关键是有那股子钻劲儿!看看,看看!这才多久,就能在拍卖行里挂上号了!不错,真不错!”
赵老的喜悦直接而奔放,充满了匠人见到良材美器成型问世时的纯粹骄傲。“那两件小东西我看过照片,是有点意思。‘秋山问道’的空灵,‘云水禅心’的拙朴,路子走对了!不跟风,不媚俗,有自己的味道!这才是咱们手艺人该追求的!”
“都是赵老您教导有方。”陈默真诚地说。
“少给我戴高帽!”赵老笑骂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精明的考量,“钱是赚了点,但别昏头。拍卖行那地方,今天把你捧上天,明天可能就无人问津。关键还是手里的活儿要硬,要不断精进。说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总不能靠着这两下子吃老本吧?”
陈默便将暑期瑞丽之行的计划,以及自己希望接触玉雕、理解翡翠材料的想法和盘托出。
“瑞丽?赌石?”赵老的声调扬了起来,但并非全然反对,反而带着一种见多识广的审视,“嗯……去见识见识也好。玉雕和木雕、石雕确实不同,‘琢玉’二字,学问大了。料子本身,就是第一道关。去看看吧,看看那些石头是怎么被‘看’穿的,对你理解材料有好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严肃:“不过,小默,你给我记住老头子一句话:‘神仙难断寸玉’! 再厉害的行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你那点家底,经不起大风浪。去,就抱着学习的心,多看那些开了窗的明料、半明料,听听行家怎么分析皮壳、莽带、绺裂。千万别碰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蒙头料’,那真是赌命!记住,你是去学艺的,不是去赌钱的!”
“我明白,赵老。”陈默将赵老的叮嘱深深记在心里,“我就是想去亲身体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种‘与石对话’的感觉。绝不会冲动行事。”
“嗯,你有这个悟性就好。”赵老满意了,“玉性温和坚韧,雕刻起来,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因材施艺’,跟咱们处理木头、石头有相通之处,也更考验耐心和巧思。去感受感受吧,要是真能带回块不错的料子,老头子我帮你参谋参谋,怎么下刀!”
听到赵老愿意指点,陈默心中大喜:“谢谢赵老!”
“谢什么!好好干,别辜负了你这身天赋和运气!”赵老最后叮嘱了几句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便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想必是又沉浸到他的木雕世界里去了。
放下发烫的手机,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的阳光更加明亮,工作室里安安静静。两位长辈截然不同却同样深沉的关爱与期许,如同两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注入他的心中。爷爷的叮嘱,让他不忘根本,坚守匠心,赵老的鼓励与指点,为他打开了探索新领域的大门。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京华墨韵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