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孙经理:“孙经理,从明天开始,你负责一件事。”
“立刻向省里和市里的商检、卫生部门,主动提交申请,请求他们派最严格的专家组,来我们工厂进行一次地狱级的全面检查。我们要把这次检查,办成一次公开的、透明的‘品质展示会’!”
孙经理眼睛一亮,明白了陈凡的用意。
被动地等别人来查,和主动请人来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是心虚,后者是自信。这不仅是在应对危机,更是一次绝佳的品牌营销!
“高!陈总,这招实在是高!”孙经理激动地搓着手,“我明天就去办,保证请来最‘挑剔’的专家!”
陈凡又看向赵铁柱:“铁柱,你的工程队,接下来有个新任务。”
“我要你在罐头厂旁边,用最快的速度,建一个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产品检验和研发中心。”
“我要让全世界的客户都知道,我们东海第一鲜的每一个罐头,都经过了最严苛的科学检验。”
“没问题凡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赵铁柱拍着胸脯保证,修完村里的路,他现在对搞建设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最后,陈凡的目光落在了王大锤身上。
王大锤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凡哥,他们都有活干了,我干啥?总不能真去凿船吧?”
车里的人都被他逗笑了,凝重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陈凡的表情严肃起来,“你的任务最重要,从明天起,你亲自带人,二十四小时守在码头和工厂。”
“所有进出的原料和人员,都要严格盘查。我担心,佐藤水产如果明着不行,会来暗的,比如在我们的原料里动手脚。”
王大锤一听这任务,顿时来了精神,拍得胸脯邦邦响,“放心凡哥!有我王大锤在,一只苍蝇也别想混进去!”
安排完所有防御性措施,白雪还是有些不放心:“陈凡哥,我们这么做,只能保证自己不出错。但如果佐藤水产在海外,造谣抹黑我们呢?那我们还是很被动。”
“问得好。”陈凡发动了吉普车,车灯照亮了前方漆黑的道路。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他从口袋里,再次拿出了那张名片,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雪儿,帮我订一张明天最早去省城的机票。另外帮我查一下,香港最大的几家报社的联系方式。”
“北海这个池塘,对某些人来说,还是太小了。”
“是时候,让这条过江龙,去真正的大海里,搅动一下风浪了。”
吉普车驶上崭新的水泥路,平稳而安静。
车里的人,心潮却如同窗外的大海,再也无法平静。
他们知道,一场围绕着“东海第一鲜”的国际商战,即将拉开序幕。而他们的主心骨陈凡,这一次,要御驾亲征。
南桂省的省会,绿城。
九十年代初的绿城,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努力褪去旧貌,换上新颜。
街道上,自行车洪流依旧是主角,但越来越多的桑塔纳和皇冠,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陈凡没有在绿城停留,下了飞机,他直接包了一辆出租车,奔赴数百公里外的特区,鹏城。
一路上,窗外的景象飞速变换,从绿意盎然的田野,到逐渐密集的厂房和工地,陈凡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下,那股蓬勃涌动的生命力。
他没有直接联系霍振华,而是先在鹏城一家五星级酒店住了下来。
这里是内地连接香港的桥头堡,无数的信息、资本和机遇,在此交汇碰撞。
他花了一天的时间,在酒店的商务中心,翻阅着近期的香港报纸和商业杂志。
他需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爆料”对象。
这家媒体,必须在香港有足够的影响力,公信力强,而且,最好与佐藤水产的某些竞争对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份名为《京华财经》的周刊上。
这份周刊以其犀利的评论和深度的调查报道着称,在香港商界影响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陈凡从上一世的记忆中得知,这家周刊背后的大股东,与香港本土的一家水产巨头“四海国际”,关系密切。
而“四海国际”,正是佐藤水产在亚洲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敌人的敌人,就是可以团结的朋友。
做完这一切准备工作,陈凡才不紧不慢地,拨通了那张白色卡片上的电话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后被接起,一个沉稳的男中音传来,带着标准的港式普通话:“你好,哪位?”
“霍先生,我是北海的陈凡。”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陈老板!真是稀客啊!怎么,北海那片浅滩,留不住你这条蛟龙了?终于有兴趣来香港看看了?”
“霍先生说笑了,我就是个打鱼的,来鹏城办点小事,顺便想跟您请教一些生意上的问题,不知您是否方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