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痴在心里嘀咕了一句,随后叹了口气,道:“以前不是这样,应该是青冥毒留下的后遗症。”
虚明有些不好意思,迟疑着说:“那师叔祖能不能传我几门高深的武学,说不定练了经脉就能通了呢。”
“高深的武学?你是说易筋洗髓经?”玄痴敲了敲桌面。
“易筋洗髓……”虚明眨眨眼,心想:那本易筋经我早就有啦。
“少林确实有一门易筋经,不过……”玄痴目光一扫虚明,“你愿意剃度出家吗?”
“呃……”虚明干笑两声,不敢接话。
眼前的师叔祖知道他的身份,不能随意敷衍。
“那有没有那种吃一颗就能增长一二十年功力的灵丹?”虚明满怀期待地问。
他曾听乔峰说过,两百年前有人服下地元雪蟒,直接增长了五十年功力。
“就算真有这样的丹药,也得你经脉通畅才行。”玄痴语气淡淡,“再说,要是你突然增长一二十年功力,以后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啊?”虚明大吃一惊,急忙问,“这是什么意思?”
“你还年幼,身体尚未完全成熟。
若靠外力强行激发,等于是强行冲脉,会伤及根基,影响发育。”玄痴简单解释了几句。
“原来是这样。”虚明松了口气,思索片刻后又问,“那如果我只用天材地宝慢慢打通经脉,是不是就不会影响发育了?”
“唉,你以为你这两回喝的是什么?”玄痴叹气,“你体内的经脉问题很严重,单靠药物恐怕难以根治。”
虚明眨眨眼,小声嘀咕:“我感觉有点松动了,就是药效好像不够强。”
“实在不行,你就专心学医吧。”说着,玄痴便开始检查虚明这半个月背诵医书的进度。
虚明对答如流,让玄痴既惊讶又自责。
他越看这位小皇子越觉得聪慧过人,可偏偏在修炼上毫无进展,这一切,似乎都与自己脱不开关系。
“从明天起,你上午去医经阁读书,下午去后院药圃和弟子们一起采药。”说着,玄痴取来笔墨,写下一纸药方,“这是‘清虚散’的方子,只需采摘列出的药材,文火慢熬一个时辰,每日一碗,连服一个月。”
“一个月?”虚明看着玄痴。
玄痴点头:“记住,无论出现什么反应,都必须坚持服用满一个月。
等我回来,一定能彻底清除你体内的青冥毒后遗症。”
虚明眨眨眼,问:“清虚散是做什么的?”
玄痴淡淡一笑:“补身之药。”
虚明心中一喜,立刻记下药方,心想凭自己的内力,晚上多喝几碗也无妨。
玄痴离开的第一天,虚明就兴冲冲地跑到药王院后院的药圃中采药——茯苓、白芍、山萸、葛根、地榆……药圃里应有尽有,至于人参、黄精这些稀有药材,他也直接从药阁取来。
如今他在药王院身份特殊,又有玄痴在背后支持,几乎是想做什么都无人阻拦。
只是他一向低调,谨守寺中规矩,平日里也很少与其他僧人往来。
中午时分,虚明便熬好了一锅清虚散。
他满怀期待地舀出一碗,一口气喝了个干净。
“呵,这还真是滋补的好东西。”虚明笑着说道,虽然这药力远比不上玄痴专门为他调制的补汤,但他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游走,四肢百骸仿佛都被温润的元气滋养着。
连着喝了三碗后,虚明盘腿坐下,开始运功炼化药力。
不久之后,他体内真气翻涌,经脉中如同江河奔腾,一波波内息冲击着体内的阻碍,一个个经脉上的窍穴被逐渐打开。
“嗯……如果药效不减,坚持服用一个月,我或许能打通十二正经。”虚明心中暗想,但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间药物,大多都是首次服用效果最好,往后便逐渐减弱。
并非药力本身变弱,而是人体吸收久了,便会慢慢产生抵抗,再加上境界越高,对元气的消耗也越大。
“主要还是我年纪太小。”虚明心里清楚,一般修炼者虽也需补充元气,但不像他这般,对能量的需求几乎如同无底洞。
寻常高手,最多也就是饭量大些而已。
连续服用了十天后,虚明察觉到有些异常。
他感觉自己……上火了!
“清虚散……”虚明脸色不太好看,便一头钻进医经阁,翻找各种典籍。
终于,他在一本名为《扁鹊青囊经》的古籍中找到了关于清虚散的记载。
清虚散的主要功效是滋阴补阳;
适用症状包括肾阴虚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梦遗、口渴多饮!
“我靠!”知道真相的虚明,在心里狠狠地把师叔祖玄痴骂了个痛快。
“难怪他说这是大补之物,还让我晚上喝!”虚明哭笑不得,他才多大?哪需要补肾?
又翻看了一会儿《扁鹊青囊经》,结合这些天所学的医学知识,虚明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些。
原来这清虚散并非专补肾阴,而是肝、脾、肾三阴同补,只是以补肾为主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