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的靴底沾着镇邪司大牢外的湿泥,身形如断线纸鸢般掠过西市的矮墙时,檐角的铜铃恰在夜风里响了一声。她下意识蜷紧掌心,那枚易玄宸塞给她的平安扣还带着牢狱的阴寒,却在触到指尖妖力的瞬间,泛起一丝微弱的暖光——这是守渊人独有的护魂咒,之前易玄宸从未对她用过,想来是怕她路上遭遇邪祟暗算。
镇邪司的巡夜队伍刚转过街角,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凌霜贴着墙根缩在阴影里,看着那些身着玄色劲装的卫士腰间佩着刻有“镇邪”二字的铜牌,脚步沉重地走过。她想起易玄宸被押走时,也是这样一群人围着他,铁镣在石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那一刻她攥碎了袖中的绢帕,指甲嵌进掌心却浑然不觉。
按照贫民窟老人临走前画的简易舆图,出西市左转穿过三条巷弄,便是一处被废弃的城隍庙。凌霜赶到时,庙门虚掩着,门楣上的“城隍庙”匾额早已褪色,檐下蛛网蒙尘,乍看之下与寻常破庙无异。她抬手叩了三下门环,节奏是易玄宸在牢中教她的暗语——短、长、短,对应着“玄”字的笔画顺序。
门后立刻传来轻微的响动,一道低沉的男声响起:“来者何人?可有凭证?”
凌霜从怀中摸出那枚平安扣递过去,门缝里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指尖触到平安扣的瞬间便缩了回去。庙门向内敞开半尺,一个身着灰衣的男子侧身而立,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凌姑娘随我来,易公子交代的事,属下已办妥大半。”
跟着男子走进庙内,凌霜才发现这破庙竟是个幌子。穿过布满香灰的正殿,男子在供桌下按了机关,地面豁然裂开一道暗门,阶梯蜿蜒向下,壁上嵌着夜明珠,将通道照得亮如白昼。“这里是易家祖辈留下的密道,直通赵珩那处据点的后墙,”男子边走边解释,“属下是易家暗卫统领秦风,自易老大人在世时便受命潜伏,赵珩从未察觉我们的存在。”
凌霜心中一动,之前她一直疑惑,易玄宸被镇邪司严密监视,如何能悄无声息联系到暗卫。此刻才算解开疑惑——易家的暗势力早已扎根京城,只是为了不引起赵珩警觉,一直隐于暗处。秦风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补充道:“易公子入狱前,用飞鸽传书通知属下探查赵珩的秘密据点,我们追查了三日,才确定他将豢养邪祟的地方藏在城外的废弃窑场。”
阶梯走到尽头,是一扇厚重的石门。秦风将手掌按在门上的凹槽里,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混杂着血腥与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凌霜下意识捂住口鼻,眉头紧蹙:“这是邪祟的气息?”
“是低阶邪祟的气味,”秦风脸色凝重,“赵珩用活人喂养这些东西,让它们看守据点。窑场外围设了三层结界,寻常人根本靠近不了,好在属下找到了解界的法子。”他从怀中取出一张黄色符纸,上面画着复杂的符文,“这是守渊人特制的破界符,易公子说凌姑娘身上有妖力,可借符纸之力穿过结界而不被察觉。”
凌霜接过符纸,指尖的妖力触到符纸时,符纸立刻泛起金色的光芒。她将符纸贴在衣襟内侧,跟着秦风走出密道,眼前果然出现一片废弃的窑场。月光下,几座残破的窑炉静静矗立,地面散落着破碎的陶片,空气中的血腥气比密道里更浓郁。
“赵珩把邪祟藏在中间那座窑炉里,”秦风指着最高大的一座窑炉,“属下探查过,里面有五只‘食魂祟’,还有十几个守卫。记录册应该放在窑炉旁的石屋里,那是赵珩存放罪证的地方,有结界保护。”
凌霜点点头,握紧了腰间的古剑。这把剑是她融合烬羽记忆后找到的,虽未完全觉醒力量,却能斩杀低阶邪祟。她深吸一口气,妖力在体内流转,身形如清风般掠向石屋。沿途的守卫穿着镇邪司的制服,却面色惨白,双目浑浊——显然是被邪祟吸食了部分魂魄。
解决掉两个守卫后,凌霜顺利来到石屋前。石屋的门是用玄铁打造的,门上刻着黑色的符文,正是秦风所说的结界。凌霜抬手按在门上,符纸的金光与门上的符文相撞,发出“滋啦”的声响,符文渐渐褪色。她趁机推门而入,石屋内果然摆着一张书桌,桌上放着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正是记录册。
她快步走到桌前,拿起记录册翻开。第一页便写着“豢养邪祟录”,上面详细记录着赵珩从三年前开始豢养邪祟的经过:何时捕捉到邪祟,用多少活人喂养,邪祟的能力如何……其中一页写着“天启三年七月,获食魂祟五只,以城西流民三十人为饵,三月后可用于守卫”,字迹狰狞,看得凌霜浑身发冷。
就在她将记录册塞进怀中时,石屋的门突然被撞开。一个身着千户服饰的男子站在门口,手中握着一把弯刀,身后跟着四个面色惨白的守卫:“大胆狂徒,竟敢闯大人的据点!”
凌霜心中一凛,这千户她认得,是赵珩的心腹周千户,之前在易府搜查时,便是此人带队。她二话不说,拔出古剑迎了上去。周千户的弯刀带着一股阴寒之气,显然也沾染了邪祟之力,与古剑相撞时,发出刺耳的金属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