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是在王老大的要出租的房子里找到大哥的。看他俩的样子应该是在聊房子的事儿。
在旁边听了几嘴,也都是讨价还价的程序,子玉也就失去了兴趣。他还惦记着刚才的想法,准备一会买点东西,晚上回家试试。只不过刚才在市场走了一圈,只看到卖干豆腐的,海带根本没有卖的,这应该是要去二商店日杂去订。豆腐泡自己家就可以炸,卷煎也可以一起弄,但不选河南的做法,而是用山东甏肉的法子。对了,这个甏肉可以搞啊!那气质太符合这个缺少油水的时代了。还有啥?虎皮鸡蛋、虎皮尖椒,要是能买到鹌鹑蛋就更好了!
“老三,寻思啥呢?叫你都没听到!” 大哥摸摸他的脑袋。这时候的大哥有一米八四,子玉还没有长开,只有不到一米七五的样子,一个摸头杀弄得他一阵恍惚。这是多年未有的动作了,大哥大他十五岁,根本就不是一代人,纵使亲兄弟这类的肢体接触也不多。
“啊!在想事情。”子玉挠挠头。
“你王哥说这房子能降到120元一月,你觉得咋样?”大哥问。
“这房子不是正房,冬天冷、夏天热,要不是挨着市场,根本没人租。这闲下来好几个月了吧?要是还不降价,我估计也就十月份以后天冷了,才会有人考虑,但顶多也就租半年。所以王哥你和房东说说,一百二的六个月才七百二,我家一年给他九百,行不行。”
“嘿,你小子有两下子啊!”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子玉讲价的方式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不具备的角度,也就有了谈判的空间。“行,我按你说的和房东唠唠!”王老大应承下来。
“再有,俺家可以答应租三到五年,每年涨一百。这比闲着强多了。”子玉接着上筹码。小镇的余晖一直到九五年后才陆续落幕,十年后矿产资源枯竭,才日渐沉沦。在这三到五年里,积攒出姬家的家底,应该够用了。
“行啊,你家要是长租,就更好说了。”王老大应承着。
几句客气后,兄弟俩和王老大辞别,大哥打开旁边的车锁,准备带着子玉回家。
“大哥,我准备加点项目,想弄点海带和干豆腐啥的,你知不知道哪里有?”
“海带要去中心市场,那里有个干调店,有成捆的海带。干豆腐嘛,白房老张家就做,不过这个点儿应该买不剩啥了,那东西怕坏。”大哥对几个市场还是比较熟悉的。
“那你帮我买一些,干豆腐和海带各整五斤。”
“能整过来不?我今天还是订了八套下货。”大哥又问。
“没问题!要不干脆你带我去一趟中心市场吧!”子玉想起鹌鹑蛋,觉得自己还是亲自去看看比较好,要是有合适的品种,也可以慢慢增加。
“好啊!那你坐后面,我正要去看看你大嫂她们。”
扶着大哥的腰,子玉小跳了一下,叉着腿坐上二八自行车的后座。车子速度不快,子玉不时左右扭头,看向马路两侧。小镇的这条马路和洗煤厂的内部铁轨,及左右半截的伴生路形成个交叉口,东北侧是菜市场,家里要租的门市隔着马路,和西侧的三商店相对应。妈妈卖豆腐的位置在铁路另一侧,也就是现在的熟食摊子的位置。路过时,还能看到隋六子在哪里陪着媳妇卖货,见到兄弟俩的车子,还撇撇嘴,不屑的样子溢于言表。
一路疾驰,十多分钟便来到姬家的熟食摊子,它在大市场外面的十字街上。大嫂在忙着称称,姐姐在算账找零,姐夫用牙签给其他人做试吃。还别说,这个工作比较适合他。一脸讨好的笑容,小意逢迎的样子让顾客很是舒服。从小没有妈,姐夫一直过得小心翼翼,这些不过是基操。考虑到大市场的人流量,这两天分配的货稍多一些,眼见四个大铝盆已经空了三个半,估计再有半小时就会卖光。子玉没管停车帮忙的大哥,便告诉姐姐等他买完东西回来一起走。
这是他二十多年来再次逛这个市场,随着小镇的没落,这里在一零年前后关停了,这一片的火炕楼也都成了危房。停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个好大的市场,现在看来局促地很!不到五亩的占地面积,分布着二三十家门市,以及两趟几十个固定摊位,人流倒是不少,摩肩接踵的。走了几个干调的摊贩,才找到一家有海带的,一捆三斤,泛着白霜,不是很干净的样子。这层白霜经常会被误认为是盐分的析出,或是发霉变质。实际上这是植物碱经过风化形成的一种叫做甘露醇的物质,非但无害,还有排毒退肿的作用。子玉买了两捆,正好一手一个。返回的时候,竟然在卖鸡蛋的摊子上看到了鹌鹑蛋。询问下才知道,养鹌鹑和养鸡也差不了多少,鹌鹑蛋用量小算副业,鹌鹑主要是用来油炸、烧烤的。子玉见虎皮鹌鹑蛋有了着落,便一下买了五斤,让卖货的跟着送了一趟。
晚上一家人还是聚餐,大哥做了锅包肉和溜肉段,男人们喝着小酒,交流着一天的收获及见闻。女人们讨论着生意和八卦,不时的喊着两个打闹的孩子。隋六子两口子带来的竞争困扰,随着今天依然火爆的销售,也没有再被提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