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这一天中午,山城高中校园空旷、人影稀疏。还在教室里刷卷子的子玉,被浓郁的亚运氛围环绕着。当年的懵懂少年根本体会不到亚运会对彼时中国的意义。
1990年,是个有点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是鸦片战争发动150周年,是圆明园被火烧130周年,是八国联军侵华90周年。在备受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东亚病夫”一度成为令中国人难以摆脱的帽子。而且两年前,汉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只获得了5枚金牌,比起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15枚金牌的成绩可谓是大幅下滑,这样的表现被社会各界形容为“兵败汉城”。时任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伍绍祖后来回忆说,汉城奥运会后,体育在中国社会上的地位一度变得很尴尬,在人们眼里,连金牌都得不到,还说什么办亚运呢?
这时候的北京亚运会就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一次翻身之战,也是第一次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们的力量。工人体育场点燃亚运圣火的那一刻,在国人胸膛涌起的,不仅仅是体育精神,也有爱国情怀,还有拥抱世界的勇气。这个时刻,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于是,从下午开始,山城高中的操场上就响起了宋世雄老师实况转播的声音:
“8月7日,北京亚运会火炬火种采集仪式……西藏自治区距拉萨市以北100多公里的念青唐古拉山……拉萨市艺术学校舞蹈班的十四岁的藏族少女达娃央宗点燃了引火棒。并将火炬交给体操王子李宁。这束亚运之光被采集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传递,火炬出现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九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古老的中国,生机盎然。修葺一新、伟岸恢宏的北京工人体育场花团锦簇,彩旗飞扬。”
“现在手持火炬的运动员跑进了会场。他们是我国着名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跳水运动员高敏和排球运动员张蓉芳,他们手中的圣火正熊熊燃烧,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圣火一次次地燃烧中不断发扬光大……”
“16点52分,应亚奥运理事会邀请,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宣布了第11届亚运会的开幕……”
教室里原有的十几人,陆续的跑去了小卖店。剩下的小猫两三只,也如坐针毡般的弄得桌椅嘎吱直响。尽管有老蜀黎的定力,依旧被搞得心绪不定,子玉无奈收起资料走出教室。
站前的大巴里,相熟的人们也不停的探讨着,更有社交大牛们,兴致所至直接就在车里高谈阔论,气氛快活的很。以前的他从不关心这些,现在才知道,亚运会的开幕时间竟然和奥运会不同。这才五点多钟,亚运会开幕式竟然结束了。那些土到掉渣的欢乐跳伞、太极拳、军乐队演奏,以及那尴尬到能让人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的解说,都让他有后世大学运动会的感脚。就算这样,对这些满车的蓝灰黑的人们,都算是难得的享受。
来到广场,不觉更是莞尔。御八珍的侧面的舞台上已摆放了三台电视,朝向不同的方向,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有站有座,比比划划的热闹非凡。卡拉OK的幕布没有撤下,但上面还是放着歌曲,看样子是不好弄,在子玉的记忆里电视的这种转换功能,应该在VCD井喷之后才出现的。
“嫂子,三哥呢?”子玉问吴燕。
“去借电视了,这两天不好借啊!”吴燕感慨:“这几台都是站里的,晚上要送回去。个人家的不好借,我让他去车务段倒班的人家串换。”
“大哥、大嫂去哪了?”子玉看着几个不是很熟悉的店员,不知道是调过来的还是新招的。
“回仲道了,大嫂想孩子,大哥就陪着回去,周一再来。”看着子玉的目光,又解释到:“有几个是刚招的,让老员工带着,算实习,仲道派人太不方便。”
“这几天销售咋样?”
“这几天都挺好,前天就超过了五千,昨天五千五,今天白天就五千了,按每天晚上都有一千多的销售来算,今天就会超过开业那天的销售额。”这份成绩有她一份付出,吴燕既骄傲又满足。
又聊了一会,见马三还没回来,子玉便告别,坐车返回仲道。
姬妈今天很高兴,因为老儿子要回来,饭菜都已经准备好,都是他爱吃的:排骨炖土豆豆角、白菜炖豆腐、炸茄盒、红烧肉,再有就是熟食了。老儿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边,这次一下都快一个月了,老太太着实想得厉害。上次老头子去市里,自己也想去,可晕车太难受了,坐一次就丢了半条命。上次老儿子说,以后会买小轿车,那种车软乎还不漏汽油,没有让人恶心的味道,那样就不会晕车了。以前觉得那是老儿子逗自己开心的,但现在看御八珍的势头,好像也不是瞎说。
想起老儿子,不由得阵阵满足。那就是自己生命里的一道光,这半辈子的希望和荣誉都和他有关。按理说计划生育那几年,家里条件不好,算上夭折的,自己已经生了七个,想想也就选择了结扎。没想到这老儿子的命真硬,愣是怀上了。自己还是取掉环儿才生下他的,然后家里的生活就一天天的变好。他还省心,从不惹祸,和子秀那个丫头属于两个极端,有时候自己真想让他们换换性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