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年前后,于书记就开始忙碌,先是忙着职位的调整,后又忙着适应新的岗位。作为空降的副书记,班子的三把手,他不仅要摆正自己在书记和市长间的位置,还需要面对各种陌生的人际关系带来的新挑战。
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理顺了地方上的主要关系,开始琢磨自己的施政思路。本来作为第一副书记,他主要负责党务工作,并兼任市委党校校长,同时也要辅助一把手处理日常事务,参与决策,并负责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与经济建设不太搭边。但去年和姐夫聊过山城的发展思路后,他对这方面的工作却越来越感兴趣。
他早就规划过自己的仕途,副书记不过是他到地方负责具体工作的第一站,下面的发展轨迹就是市长、书记、地州书记、副省级城市主要领导等一系列的务实性工作。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也需要对治下的人民负责,而常年的团委工作,成长的虽然很快,却缺少基层的工作经验。直至去年姐夫也岗位要调整,而且级别也很适合,于是他就通过自己的人脉,帮助姐夫一步到位,开始了一县之长的征程。这也是子玉这只蝴蝶引起的,不过子玉并不知道而已。
这几个月,于谦林和谢凌峰的交流十分频繁,帮助他出谋划策,对接各种资源,对其每一步工作都很关注。通过这种间接参与的方式,一方面是帮助家人,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了解基层,丰富自己的执政经验。以姬家的合作为基本盘,推进县域的养殖工作,绕开原有的权力斗争,另起炉灶,就是两个人商量后的一种破局方式。调动资源帮助姬家在春城的开拓,也是他的推手,至于农大的合作,李玉兰的上位,也是这个思路的具体延展。对于这几个月的纷繁变化,他也早就想过来看看,奈何自己的工作也在紧要阶段。直到上周他接到姐夫的电话,才知道禾丰饲料的发展潜力,以及和谢家的牵扯深度。?
“欢迎于书记来御八珍指导。”姬子栋第一次接待这种级别的干部,以前都是私下拜访,这次对方能来自家参观,也足以让他心潮澎湃了。
“咱们都是自家人,子玉也算我的外甥,咱们别客气。”于书记握着姬子栋的双手,另一只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亲近。
“今天咱们是亲戚串门,别弄得兴师动众的。”谢凌峰也从车上下来,对姬家人笑道。
“哎呦,你们算通家之好,那我们咋算?”陆戬谷带着刘洋笑着打趣。他和于谦林不算陌生,李玉兰的丈夫,农大的研究生,也算半个农大自己人。
“陆教授,我这也算是农大家属,咱们也是一家人啊。”于谦林和陆戬谷握完手,回头对着妻子道:“老陆这是挑理了,中午我得陪他多喝两杯。”
“拉倒吧,谦林!论喝酒,我们知识分子可不是你们这些父母官的对手。”陆戬谷摇头,连忙引着一行人走进御八珍。
御八珍的参观流程很简单,谢凌峰来过多次,也和于谦林说过很多,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至于新厂房的大工地,也是简单的走了一圈,介绍一下,算是有个直观印象。接下来对禾丰养殖场和饲料厂的参观才是重点。
“谦林,我一直觉得这个禾丰饲料,要是能在平城和春城建厂,才是最适合的。”陆戬谷指着新建的原料仓库说道:“禾丰要想长远发展,这些原材料的获取是保证产能的关键。平城和春城都在东北平原上,原料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会降低很多。而且这些平原地区更适合牲畜和家禽的养殖。”
“老陆,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你也知道,企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天时和地利,更需要有能为其保驾护航的人和。我在平城不负责经济建设,在春城更没啥影响力,你这么说可是进错庙拜错人了。”于谦林表态的很直接。
“这个我也知道,不过按禾丰的发展思路,两三年之后肯定要扩产,那时候你的位置?”陆戬谷故意停顿一下,想让于谦林表个态。禾丰饲料发轫于山城,谢凌峰短期内还能照顾一二,未来随着市场占有率的突飞猛进,于谦林这个高度才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也是陆戬谷想探究于书记态度的方式之一,毕竟这里不止有他的科研成果,更有他的利益。而接下来的运作,基础逻辑还是来自于于书记的支持力度。
“现在还言之过早。”于谦林见三人已和参观的第二梯队拉开距离,知道不说点干货不能让老陆安心,于是继续道:“我是党群干部出身,副书记算是过渡,下一任肯定会谋求一地主官,那时候在全省的经济建设领域有一定话语权,也能让禾丰发展的更好。”
“按干部培养的原则,留在平城的机会大吗?”老陆对之前的设想依然念念不忘,不过平城以农业为主,确实适合禾丰饲料和养殖场的推广。
“这个不好说。”于谦林知道陆戬谷不算是走仕途的技术官僚,觉得还是可以给个定心丸,让他先帮着谢凌峰稳住局面,于是停顿一下又道:“我会尽量谋求平城、山城两地的主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