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要去沪市,二虎的陪产假也就结束了!他的女儿是6月底出生,小芹顾不得自己还在坐月子,就催着他回去上班。在平均工资不到200块钱的时候,自家男人不止赚了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财富,还被奖励了一套沪市的房产,这样的工作绝对值得全情投入。
7月24日两台车把七人送到奉天,坐上了五点半飞往沪市的飞机。参加完高考的刘娟也跟着一起,她考的不理想,留在山城也没啥太大发展,所以刘明军只能拿着备胎当主选,厚着脸皮求到了刘家,子玉年初的承诺也就正式启动。
这时候能坐飞机的人非富则贵,也都很矜持,只有王建像个标准的土包子,到处踅摸,啧啧声不断,让和他坐在一起的小谢头痛不已。小倩在离开山城就开始放飞,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明目张胆和子玉腻在一块。二虎早有所料,老神在在的坐在后面的位置上;而刘娟只是惊讶了一下后,便主动的和刘梅梅凑在一起,给两人腾出了自由的空间。
盛夏雨后,天空中厚厚的云层还未散去,机舱舷窗还蒙着层薄薄的水汽,小倩把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看着地勤人员橙色的反光背心上醒目的图案。跑道边缘,草叶尖还凝着露水,廊桥金属支架上垂落的露珠砸在搬运工的安全帽上,仿佛会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引擎轰鸣声从机翼下方骤然腾起时,子玉能感觉到女孩的掌心沁出细密的汗。机身震颤着向前滑行,跑道边的灯光像流星般向后飞逝,突然,整个人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起,耳鸣瞬间袭来。城市的轮廓在脚下铺展开来,有的路灯已经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随着飞机爬升渐渐缩成模糊的光斑。
云海翻涌着漫过舷窗,夕阳正从云层间隙里探出半张脸,将天际线染成橘红色。远处的云团被镶上金边,有的像蓬松的,有的则如巍峨雪山。望着这从未见过的瑰丽景象,小倩紧握着子玉的手,慢慢松开,初飞的紧张,都化作了此刻难以言说的震撼与欣喜。她把螓首靠在子玉的肩膀上,眼里都是被保护着的满足。
乘务员推着餐车经过时,杯中的橙汁晃出一圈圈涟漪,映着窗外不断变幻的光影。1992年的飞机餐还主要以西餐为主,包括黄油配面包、咖啡加伴侣,唯一国产的就是东方魔水—健力宝。几个人稍微垫了一下肚子,等待着子玉晚上的大餐。
两个小时的飞行不算漫长,第一次坐飞机的几人新奇的观察着,小倩也丝毫没有睡意,一会看向舷窗,一会看看舱内,还不时的问子玉几个问题,像逃离了囚笼的鸟儿,叽叽喳喳的表达着自己的兴奋与喜悦。飞机降落在沪市的黄昏,看着迎面而来的璀璨灯海,小倩“哇”的叫了出来,接着又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朝子玉歉意的笑。弯弯的眉眼,又融了他的心。
接机的是习慕君和张铁军。没有老婆孩子的牵挂,单身的铁军在月初就回到了沪市,跟着习慕君开始相亲,据说是看好了一个皖省的女孩,这次是开着杨怀定的新车来的。
“老板,这就是咱老板娘吧!哎呦,真是比大明星都漂亮。”习慕君一见面就开始没有节操的拍着马屁。
“君哥好!”小倩巧笑嫣然的微微躬身。
“好!好!”习慕君嘿嘿笑着,很狗腿的拿过子玉的行李,又和二虎寒暄,“虎哥,听说嫂子给你生了个千金,啥时候让老板放个假,咱也去东北看看小侄女。”
“等你结婚,可以安排去东北度蜜月。”子玉揶揄道:“人家铁军都找着了,咋就没人看上你呢!你得检讨一下自己了,看看自己缺点啥?”
“有钱、有房、有模样,缺啥?缺德呗!”二虎哈哈大笑,后面的铁军也狂笑不止,可习慕君像是没有听到一般。
“小谢、王建,你们和娟姐、梅梅坐铁军的车。”子玉又问习慕君,“杨哥安排在哪吃饭?”
“他怕你们吃不惯甜腻的本帮菜,就定了淮扬菜,汉口路的老半斋。吃完就住在豫园那个洋房里,玉怀投资上个月买的,280万,300多平,房子好,位置也好。”习慕君是沪市人,对那个位置的洋房是心生倾慕。
在习慕君的滔滔不绝的半个小时后,一行人开到了老半斋。沈万发和杨怀定正站在饭店的门前等待着。看到车来,杨怀定便扔下香烟迎了上来。一阵寒暄过后,姬子玉带着小伙伴一起走进了包房里。
“这家店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最开始叫半斋总会,是几家银行设立的俱乐部,专供扬州菜与面点。民国初年迁至汉口路浙江路口,改名半斋菜馆,马上就到百年了。”杨怀定介绍道:“本帮菜比较甜腻,你的同学应该吃不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你们适应两天再尝尝。”
“杨大哥费心了!”姬子玉很是感动,人家是用心了的。
“我点了几个招牌菜,水晶肴肉、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白汁回鱼、文思豆腐和油爆虾,你看看再加点什么?咱们今天人多,又都是年青人,得多点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