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刘那边如何了。”莱昂摸着肚子感叹道。
但众人只是翻了个白眼,因为这厮在说出这话的时候,肚子先发出了巨大的咕噜声,明显是饿了。
他们已经被包围在这片丘陵3天了,突围的太匆忙没有带食物,还好丘陵有个死水潭,不至于渴死。因为还抱着突围的想法,所以并没有屠杀战马。
王老大回来了,众人顿时围了上去。
“头,我们为啥还要在乎这帮唐人呀,我们4个加上杨志,单独突围绝对没问题呀。”
不能怪王老大他们薄情寡义,他们一不是唐人,二只是个佣兵而已。一开始的突围带着大量使节团的唐吏们,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事实上不是这些唐吏们的拖累,就凭他们绝对能逃脱掉的。
王老大摇了摇头,不语。
4人知道杨志肯定还是不愿意了。
郑晖作为这4人中唯一的唐人,倒是很能理解杨志的。
征西城5伙长,已经只剩杨志了。突围时死了两个,断后的两个也凶多吉少,现在使团的总指挥就是杨志。
大唐铁军在还不叫大唐铁军的时候,就有个军训:不抛弃不放弃。
传言是太祖皇帝在太行山成军时的训话。当然,那时候还是给一帮流民和土匪在训话。
杨志是一个老兵,也是一个典型的唐兵。
唐太祖时期大唐还是府兵制为主,第一次北伐后开始改革,募兵制出现,而募兵制的成熟却是与吐蕃的战争后了。
不过府兵制并没有马上被取代,各地的折冲府里面的府兵,慢慢的从作战的士兵变成了专职军队后勤的民兵了。
这也是太祖皇帝有意为之的,因为在他晚年,他对军队的改革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职业化军人!
募兵制募来的士兵,全部为职业化士兵,他们从各个战区的新兵营开始就是有俸禄的,战功则是出了新兵营就开始积累了。
如果是正军,服役上五年,战功及格后,朝廷还发媳妇!
虽然基本都是非汉人,但大唐多年来的宣传,普通汉人并不在意有个胡夷媳妇的。
总比没有强吧。
这也是大唐一直在融合各族的血脉的表现。
而服役十年后,可以选择退役,兵部发一笔退役金。也可以选择留在军队,做基层军官或者回到地方后在官府或者折冲府当个基层小吏。
总之,大唐正军的待遇好的不得了,无数良家子弟削尖了脑袋也想挤进来。
加上唐军鲜有败绩,太祖皇帝又一直在培养唐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大唐子民都以加入军队为荣。
拥有庞大优秀兵源的大唐铁军,自然也就只挑最好的了,这也是大唐铁军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之一。
杨志,就是个这样的唐兵。他已经决定放弃国家给他的媳妇,折算成俸禄寄回了家里。他在家里是最小的,两个兄长都未成婚,这笔钱能帮助他们娶到媳妇。至于自己,他已经和无数的前辈们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唐军了。
“杨志怎么说?”小王问道。
论到和征西城5伙长关系最好的人,其实就是他了,毕竟是一起逛过女闾的交情。
现在包围他们的厥卑人还不算太多。小王自认自己4人,带上郑晖这个拖油瓶加上杨志,丢下这帮唐吏吸引注意力,晚上还有突围的机会。
可以的话,他是真想带着杨志今晚突围的。
可惜杨志已经有了死志了。
“他让我们自行突围。”
“那他了?”
“唐人准备拼死一个是一个了,所以他让我们晚上趁他们夜袭的时候突围。”
小王叹了口气,接受了自己在疏勒城认识的“战友”们的命运。
短短的几天内,厥卑人已经彻底的动员了起来。底层的部落并不知道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因为阿塔曼依然用厥卑汉王,南境汉王和自己北境汗王联合的名义下达的部落集结令。
集结令只是说带他们去掠夺,而且老弱病残可以送到中央王帐的草原来。兴奋的小部落们从未遇到过这么好的待遇,以往的集结令都是只要青壮,没有了青壮的老弱病残等青壮们回来时,怎么都要死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
这一次厥卑汗王的大方,让这些部落纷纷称赞感激着已经被挫骨扬灰的厥卑汉王,把族中的老弱病残送到了中央王帐,然后集结在了北境汉王的麾下。
北境汉王无比大方的把南境存了多年的库存拿了出来,武装了这帮穷了一辈子的小部落。在他们兴高采烈充满感激的时候,阿塔曼让心腹带着他们一部分南下夷播海,另一部分东进阿拉山口了。
他们就是早期拖住大唐的炮灰,而自己率领的精锐主力还在等斯泊的装备和物资。
阿塔曼看不上厥卑出产的装备,斯泊的装备的哪怕不如大唐,也差不了太多。
看着那些兴奋的以为去掠夺的小部落们离开的身影,阿塔曼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道:“待我重建了厥卑汉国,我会为你们报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