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观众席上有人大喊了一声。
提问的女孩子放下话筒,被林淼说得已经忘了她自己刚才到底问了什么,只觉得这小豆丁又可爱又厉害,要是年纪像圆寒一样大,真的好想给他生猴子。
小崔拿起话筒,在叫好声中很惆怅道:“我当主持人这么久,头回遇上话比我还多的嘉宾。圆寒同学好像很长时间没说话了,圆寒同学对林先生说的话,有什么想法吗?”
圆寒停止了抠他的指甲刺,微微抬头一笑,答非所问道:“你管他叫先生,管我叫同学,明明我年纪还大一点。从这个称呼上,我觉得你心里就应该有自己的答案了。我想现在不管我说什么,在你们眼里肯定都是错的,林淼不管说什么,在你们眼里都是对了。我有没有想法,根本不重要啊。”
小崔转头问林淼道:“林先生对圆寒同学的看法有什么看法?”
林淼笑道:“对圆寒的这个说辞,我还是那个思路。先问有没有想法,再说想法重要不重要。你到底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呢,还是不想回答呢?”
林淼看着圆寒。
圆寒沉默不语。
林淼直接自己说道:“看样子,显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圆寒突然道:“激将法对我是没用的。”
林淼微微一笑。
小崔道:“那就问点直接的话,我为今天的这个节目,准备得其实挺充分的。”一边说着,从怀里拿出厚厚一沓稿子,笑着对现场观众道:“为了避免冷场,我为每个嘉宾至少准备了100个问题,只要他们各自回答十个,我们这期节目的时间就凑够了,同志们,这就叫职业精神。”
现场一阵轻笑。
小崔翻开稿子抖了一下,眼睛微微一亮:“第一个问题,感觉跟刚才林先生说过的内容有点有点重复了,不过还是问一下吧。圆寒说自己理科不行,刚好林先生也是立志要读文科,那你们两位勉勉强强也就算竞争对手了。请问圆寒同学,你觉得你为什么理科不行?”
圆寒抬头看林淼一眼,闷闷道:“我的兴趣不在理科上面。”
小崔马上反问林淼:“那林先生呢?您对理科有兴趣吗?”
林淼缓缓道:“不能说完全没兴趣,只能说相比之下,我在文科科目上的领悟力更强一些,所以站在考试策略的角度上看,我没有必要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难度,所以我更倾向于读文科。
今年我提前参加了理科的几门会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考完后除了化学还比较有把握,物理和生物都心里有点发虚的,就是明明在考场上做出来了,但是就是无法确认,自己是不是做对了。我听说理科天分好的同学,对题目的对错判断是很有把握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但我明显离这个境界还有距离。”
小崔追问道:“那您那几门会考,最后的成绩怎么样?”
林淼道:“全都是A等,虽然天分不够,但幸好靠努力补足了。”
全场轻轻鼓掌。
小崔转头问圆寒道:“那圆寒同学这学期的考试成绩怎么样?”
圆寒笑道:“哇,你太坏了,你不是知道的吗?”
“我知道。”林淼插话道,“我看过圆寒写的文章,他说七门红灯笼照亮前程,没有一门及格。”
小崔问道:“那您怎么评价圆寒同学的七门红灯笼?”
林淼笑道:“首先这件事,不需要评价,不及格就是不及格,客观事实摆在这里。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件事要是放在我们曲江省,我们接下来读高二,正常文科班的学生,是要同时学习语数英、史地政、理化生九门课的,会考全部结束后,高三才变成纯粹的文科科目冲刺。
所以以圆寒的学习态度,如果学校能容忍他升到高二,而不是让他留级,他很可能就是九门红灯笼照亮前程,以后可以给他起个外号叫‘九门提灯圆大人’,虽然搞人身攻击不太对啊,但是确实我感觉挺贴切的。”
圆寒这下憋不住了,要解释道:“我说了我是没兴趣,稍微认真一点学的话,及格还是没问题的,我中考的时候语文、数学成绩还可以的。我就是觉得现在我们的教育制度,让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将来用不到的地方。就像我本来就不可能去当科学家的人,你让我学那么难的数理化有什么意义呢?我倒不如把这些学数理化的时间腾出来,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观众席上立马就有人举起了手。
小崔道:“又有观众有话要说。”
话筒在观众席间传递,那名观众拿到话筒,马上用生气的口吻道:“大家好,我是京城四中的老师,我觉得今天在央视这个平台上,我必须认真地就圆寒同学的错误认识,跟全国的青少年普及一件事情。就是我们高中阶段的理科知识,其实就难度上来讲,和林淼同学说的一样,他是不存在所谓难度的。90%左右的题目,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懂、学好、学通的,只有10%左右的题目,是用来检验考生的水平和天赋,用来拉开考试分数的距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