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帝淡淡勾唇:“朕留着沈达的性命,是为了你将来登基后做打算的;而朕将那些罪名及不上沈达的人家满门抄斩,那是为了做给众人看的,杀鸡儆猴,让他们不敢再犯错的。”
“我不明白,”秦时彦道,“这怎么是为孙儿将来登基做准备呢?做什么准备啊?”
太初帝道:“时彦,这打江山啊,就得选用一批愿意为自己卖命的人,这些人虽然愿意跟着朕,但是他们多半是为名为利,说白了,也就是为了在开国后当大官得利益的。那么,开国之后,这些人就都成了功臣,成了开国名将,他们就必然会恃宠生娇,会自恃有功而阻拦朕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他们了。因为在朕的眼中,他们都不过是棋子是工具罢了,杀掉一批,还会有另一批比他们更听话更服从朕的棋子和工具。而且,处理掉他们,于朕的江山社稷,也是大大有好处的。”
“只不过,这功臣杀多了,朕也就落下了严苛冷血的名声,不过这都没有关系,毕竟朕也不是为了自己。朕在的时候,那些功臣们好歹能够收敛一些,可若是换了你继承帝位,你年纪小,根本压服不住他们,到时候功臣作乱,你就收拾不了了,朕这么做,也是提前为你扫除了障碍。”
太初帝的这个心思其实从建国初就有了的,只不过那会儿太子身体尚好,还没有撑不下去的迹象,他如此考虑,也是觉得太子性子绵软,怕他压服不住这些功臣;而如今心里的继承人虽换了,但秦时彦的性子虽然像他,可秦时彦到底年纪还小,只怕更加的压服不住,因此,他自然是更要为秦时彦将来登基扫除障碍了。
秦时彦恍然大悟:“原来皇爷爷是这么想的啊,皇爷爷您可真是深谋远虑啊!”
太初帝又道:“朕单单留下沈达,是要你在登基后,找个由头在合适的时机将他赦免,让他重回京城。不必让他再做官,只说看在他多年为国劳苦功高的份上,不让他继续受苦了就行。这样一来,你就会赢得那些功臣们的心,也是拉拢了他们的意思。也能让他们安分一些。毕竟这些人杀是杀不完的,再加上朕的严苛,已经是闹得人心惶惶了,你这样宽仁一些,也能给你留一些好名声。而等你日后坐稳帝位,还想要收拾他们的时候,你再严苛一些也是无妨的。这也是为君者的用人之道。朕说给你听了,你自己也好好琢磨琢磨。”
秦时彦从来不知道当个皇帝还要这么麻烦,可他虽然嫌麻烦,却也不敢在太初帝跟前说,只能点头答应,太初帝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怎么说的就怎么答应着。
不过秦时彦自己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太初帝道:“皇爷爷,您说将来要赦免沈达,可是他的那些罪名明明就是查有实据的啊,而且他也确实是对沈二做了那些不好的事情,我找个由头赦免了他,就算他不当官了,那难不成就让他这样逍遥法外吗?”
太初帝微微一笑,眸光却很冷:“赦免沈达是做给功臣们看的,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为的也不是沈达的性命,为的是你的统治。沈达这个人,是死不足惜的。所以,做完这件事后,你要杀他还是留他,你要怎么处置都可以,只有一点,你对他的处置隐秘就行,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要秘密执行,这就足够了。”
秦时彦点头道:“恩恩,皇爷爷这样一说,我就明白啦!”
太初帝轻轻点点头:“你日后跟着朕,要多学多思,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朕。”
秦时彦笑着点头:“恩,我知道的。”
只要他学得好,哄得皇爷爷高兴了,他就可以求皇爷爷让他出宫去见沈二了,也不知道沈二最近怎么样了,皇爷爷看得紧,他也不能出宫去,倒是便宜七叔了,哼!
*
沈达的处置结果下来了,秦非邺这边也没有闲着。
萧正给秦非邺汇报情况:“主子,按照您的吩咐,那些在沈达案中被牵连的无辜人家,碧霄阁暗中救下了一多半,也都秘密安置起来了,剩下的一小半因为衙门看得太紧太严,兄弟们不敢冒险,所以就都没能救下来。”
秦非邺沉吟片刻才道:“救人的时候,可有引起朝廷或者官府的注意吗?”
萧正摇头道:“没有。这次救人还是按照主子以前制定的方案,动用的都是咱们自己的人,行动之前绝对保密,行动之后也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主子可以放心。”
秦非邺点点头,淡声道:“你们做得很好,这次救下来的人比前几年凉国公那次好多了。你们要记住,最近风声紧,你们要注意,首要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能引起官府的注意,不要让父皇的探子发现我们的人。其次才是救人,知道吗?”
“至于救下来的那些人,先让他们好好安置,过一段时间,等他们缓过来之后,就安置在市井之中,慢慢来,不要着急。至于有志之士,还是按照老规矩,由你们培训之后,加入碧霄阁或者是奇珍异宝阁,给你们做手下都是可以的。这一点你和肃影他们商量着办,本王就不多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