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颖达读到这一段时,太极殿中众臣皆露出肃然之色,或敬或悲,他们仿佛看到无数百姓默默忍饥挨饿然后悄然死去的画面,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抹泪。
孔颖达读完李浩的奏折,自己也颇有感触,他仔细思量,认为自己说得道理是正确的,因为那是圣人留下的道理,绝不会错,然而他又觉得李浩的奏章也是正确的,高昌确实很可恶,该打,他忽然好矛盾,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李世民见满场文武大臣尽皆默然,知道李浩的奏章已经起了作用了,又拿出一本奏章,道:“这是李浩请求出兵征讨高昌的奏章,很是简短,但尽抒我大唐男儿之志,魏征,你身负浩然之气,此奏章,由你来念。”他说罢将奏折交给许廉,许廉捧着奏章送给了魏征。
魏征展看奏章匆匆看了一眼,忽然面露惊容,随即满面庄严之色,朗声念出来:“圣明之君在上,微臣李浩觐言,泱泱中华数千载,历数君王多少代,然名垂千古者不过寥寥。
秦皇平乱世,定八荒,功盖千古;汉武灭匈奴,镇**,名垂万世。
然微臣独推大唐天子,文治盛世,武定九州,大唐兵锋所至,四海皆伏,遂万邦来朝,俯首称臣,谓吾皇天可汗!
今有西域弹丸之国高昌,民不足十万,贪婪凶残,截断丝路,犯我唐土,微臣戍守庭州,携两万之民四千之兵,拒七万胡马于庭州女墙,战事之烈,虽千言万语不能达也。
吾皇以孝治国,以仁义服天下,然仁义二字,胡夷未懂,大唐边陲之民,尽受摧残,或有息事宁人之辈欲以圣人之言教化胡夷,殊不知蛮夷之族,不服圣人之道,窥伺大唐万里疆土久亦,恨不能取而代之,与之以善,则以为弱,其势愈发猖獗,长此以往,大唐危亦。
狼性本恶,纵为高僧大德教养,亦难迁食肉之习,此世间至理也。
微臣不才,未有饮马酒泉之能,亦无封狼居胥之功,然一副赤胆之心,可昭日月,高昌屠我唐民,犯我疆土,微臣愿掣三尺青锋,请战出师,纵马革裹尸,肝脑涂地,亦要十荡十决,重开丝路,为吾皇建万世之功。
圣明之君,当内圣外王,文治于内,武治于外,有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奏章念罢,满朝文武尽皆肃然,无一人言语,太极殿内落针可闻。
喜欢开着房车回大唐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开着房车回大唐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