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董卓见关东讨伐军兵多,感到恐惧,于是决心迁都,于三月正式将都城迁至长安。而当时天下大乱,又有饥荒,士大夫很多都不能生活,而因郑泰有钱,每日都举行聚会,借此救济了很多人。后郑泰与荀攸和何颙等合谋暗杀董卓,但秘密泄漏,郑泰从武关逃离长安,投奔后将军袁术,袁术则上表郑泰为扬州刺史。郑泰于上任的路上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历史记载:《后汉书.郑泰传》,郑泰在董卓迁都长安后与何颙及荀攸合谋刺杀董卓,但机密泄漏,荀攸及何颙都被捕,郑泰则投奔袁术,袁术上表让郑泰任扬州刺史但于上任途中逝世。本传并未交代年份;
《三国志.郑浑传》写与荀攸合谋而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则说与王允合谋。而按《后汉书.何颙传》,何颙曾与王允及荀爽等人谋诛董卓,但当时荀爽逝世,何颙当时亦因事(本传未有说明因何事)而被董卓所收捕,忧愤而死。
《三国志.荀攸传》却提及荀攸与伍琼、何颙、种辑和郑泰合谋,但因事泄而被收捕,何颙忧惧自杀。正遇董卓逝世而得免死。裴松之注引《魏书》则称是荀攸派人游说董卓才得免死,与陈寿所写不同。
《后汉书.献帝纪》,荀爽于初平元年(190年)五月逝世;伍琼则早于二月迁都长安前因关东讨伐军起兵而被董卓所杀,何颙若从本传亦应死于当年,即合谋之事似乎应发生于190年,董卓迁都长安后不久。而董卓死于初平三年(192年),荀攸似乎不可能下狱两年而“会卓死得免”,伍琼的参与亦与郑泰本传所述有矛盾。>
满宠又问:“主公,那个张让您真的要继续留着他吗?”
金良记得张让在历史上改良了水车,估计蔡伦是张让的偶像,张让这个老宦官还算有一技之长吧,便道:“这个老怪物还是有一些能耐的,白白关着就太浪费了,从你们内务部的牢狱里把他放出来,稍作装扮,安置在郑浑的军械司里,要派人把他监视起来,不准他跟外界接触。”
满宠刚走,掌握了暗部的贾诩又拨马上前:“主公,我有重要军情向您禀报!”(未完待续。)
喜欢三国之群芳寻踪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之群芳寻踪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