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书房,丫鬟便一左一右的跟了上来,“小姐,现在回咱们院子吗?”说话的是青芷,比长宁小一岁,正值青春年华,长得很是清爽,一向是个沉不住气的,虽说毛躁了点,却是个打听消息的能手。
“青芷,你去打听一下,镇边王这两年可曾回过京,再听听百姓对他的评价。还有京城世家的姻亲关系。越细越好。”她需要知晓这赐婚对百姓有什么影响。
“另外,去何家药房订一批冻疮药,越多越好,要快。”这几年卫家没少麻烦何大夫,她母亲这几年身体愈发不爽利,时常在请大夫,这一来二去跟何大夫也算得上是熟识。
“是,小姐。婢子告退。”说完匆匆离开,打听消息她可是能手。
“青兰,你随我去母亲院子里。”
“是。”这会儿的长宁在想要如何安慰母亲,这件事对她的刺激肯定不止一星半点,得好好安抚她。
“小姐,这药材…”青兰稳重,假以时日必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她院里的大小事都是她在打理。知道她想问什么。
“这赐婚来的突然,甚至没有一点风声,婚期怕也不会超过三月,最迟八月底的我便要离开,到北地怕是已经入冬,药材可不能少,更何况,边关紧缺不是吗。”长宁顿了顿,看着沉默的青兰,继续说道。
“我们时间很紧,这段时间你们怕是要受累了。”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跟她们的思维不一样,她做不到贱视生命。
“小姐您别这样说,这都是婢子分内之事。”青兰知道小姐跟别的女子都不一样,她很尊重每一个人,就算是下人只要衷心,她都会庇护一二。
说着说着便到了娴正院,她母亲的院子,走到门口就听见她母亲哽咽的声音,话也不大听得明白。
“娘,二婶儿”长宁走进屋便往她娘面前凑去。卫二太太见着主角来了,就准备起身离开,“长宁来了,我就回去了,好好安慰你娘,有什么事差人来言一声。”
说完就起身,长宁连忙叫住:“二婶,不知长景和长茗可还在府中?”她需要交代一些事,才能安心,虽然都是没影儿的事,可她要未雨绸缪。
“在的,你可有事找他们?”大小姐一向是个有注意的,她很欢喜孩子们跟她接触。
“早晨匆匆一见,倒是想要找他们聊聊天,二婶儿可否让他们下午来我院子一趟。”
“长宁跟他们兄妹感情好是好事,我会告知他们的。”
“麻烦二婶儿了。”
“说什么呢?我高兴着呢。”说完便在丫鬟的搀扶下离开。
“长姐。”长平乖巧的叫着长姐,这个他平时相处最多的姐姐,教会了他很多先生,书本上都没有的东西。
“长平也在呢,怎的还不去学堂。”也不管他什么表情,转过头无奈的看着她娘。
“是,我这就去学堂,娘,长姐,长平告退了。”
“娘,我这是出嫁,你作何这般。”将茶杯递给她娘吴氏,也不说话,知道她心里难受。
吴氏看着这般懂事的女儿,刚刚平复好的眼泪又在眼圈里打转,“你这哪是家人,分明就是往火坑里跳嘛,这皇…”
也不等她娘说完,长宁连忙打断吴氏的话,“娘,这话可不能说,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可别往外说。”
吴氏是个典型的内宅女人,却又没有长房媳妇那管家的本事,好在卫家人口简单,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娘,这场赐婚是逃不掉的,而这场赐婚肯定会引起朝中局势变化,爹和二叔以后怕是少不了在外面走动,今后府中也不会似往常一样安宁,事物也会渐渐多起来,恐怕还得由你和二婶商量着来。”
吴氏略带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说话一本正经的女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安慰了吴氏几句,陪喝了一碗粥,哄她睡下长宁才回了自己的青盏院。
卫长宁睡得浅,外面一有动静就行了,坐在床边发呆,此时也不得不嫌弃自己一下,果然是安逸的日子过多了,午休居然成了这些年必备的。
青兰听到里面的动静便端了盆水进来,“可是长景他们来了。”
“是,长平少爷也来了,想是有话跟小姐您说。”边说边把拧干的帕子递给长宁。
“嗯。”
卫长宁出门便看到坐在石桌边的三兄妹,长景是二房嫡子,比她小上一年,今年十五,虽年纪小,却也渐渐有了翩翩公子的风度,相貌极佳,学问也是一等一的好,深得学堂先生的喜爱。他旁边坐着一个长得很是精致的女孩,名唤长茗,比长景小上月余,她娘是一个江南女子,是二叔的妾室,在生产那天没留住便走了,这孩子便一直带在她二婶周氏身边,周氏是个好的,把她当亲闺女般养着。许是遗传了她母亲,卫长茗小家碧玉,典型的江南美人,却又比江南美人多了一股子书卷气。长平就不用多说,她带在身边两年多了。
看到长姐,三人齐齐起身,“长姐。”卫长茗和卫长景一个月也回来长姐这坐坐一两回,与这次不同的是,这次是长姐主动邀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