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听气来了:“凭什么说我想偷东西?”
“你是不是盯上功德箱的钱了?我盯你好半天了,大殿收钱时,你还回头在看!”
我正想辩解,他突然来了句:“赶快滚!没听到广播?游客早就该出去了。”
算了,跟这种人,没办法讲道理的。虽然我有把握打得赢他,但何必跟这种人浪费时间呢?何况,这里虽然是佛学院,但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我拿什么来证明我是来求学的?一个皈依证都没有。
那个人在我背后得意,我听到他跟他同伴说:“我要不赶他,他估计还准备睡在这里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装得有钱,牛哄哄的。”
我很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在我发心寻找佛教的第一天,居然碰到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保安和老居士。我并不生气,只是觉得奇怪,这两种极端的人,怎么在这样一个寺庙里,共存。
在路上,一看时间,果然已经过了五点多,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了。我在路边一个餐馆,要了一碗小面,吃饱后,回到宾馆,梳理我今天的行程。
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不太爱冲动了。那保安对我的态度,要按过去的习惯,不是打一架,也肯定要发生冲突的。但没有,我很轻易地平复了心情。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这是一种超脱。这很神奇,过去很重视的尊严,在今天,我居然没有激动的表现。这种超脱是如何产生的呢?与我近期在网上所认识的人『性』有关吗?
我对人『性』的恶有充分的准备,在各种争论中,我发现,改变一个恶劣的人的习惯,是徒劳的。所以,我思想深处,就有这个准备,不追求人人尊重甚至喜欢我。他人尊重不尊重我管不着,我只是要自已不欺骗自己就行。
与我近期所看的佛学书籍有关吗?我学会了谦卑,是因为见识了高手。比如弘学,这种知识层次的人,也只是一个居士,他比我的水平高太多了。我有什么骄傲的理由呢?
是因为自己所追求的,就是超越之道,就是董先生所说的神仙道,如果不能超越自己的习气和情绪,还能有超越的希望吗?
我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欣慰,这是最好的一步。世事无常,如同我今天想与书店老板告别一样,世界天天在变,一切缘分都稍纵即逝,我不把握好每一个缘分,都是一种浪费了。
我在网上查了查,发现重庆的庙子虽然不多,但境内也毕竟有十大丛林。今天去了罗汉寺,还有九个着名的庙子没去过。第二天该去哪里,随缘吧。但是,这一去,必须要找出某个结果才行,我必须要有点仪式感。
我得先跟这个酒店告别。我决定先收拾东西,明天早上退房。在收拾东西时,我把书籍包好。我还抓紧时间,记了这几天的笔记。我决心,在我开悟前,详细记录好每一天的想法和行为,作为一面镜子,留给某个人。
也许,有一天,我死了,那个看我历程的人,二娃是最合适的了。他见证了我的童年,他也有资格见证我的一生。
我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妍子给我的想念,那是我世间的家庭和亲情,毕竟,我要学佛的原因中,有她的成分。我看到了董先生留给我的遗言,我觉得,如果没有追求神仙道的话,算是背叛了师门。我看到小池留给我的信,我把它烧了,因为,那一段感情,已经过去。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的心,就是洗个澡。
热水从上面流下来,朦胧得仿佛忘掉了身体,那是一种融入感,很久没有了。当你专心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没有烦恼。当你对明天的目标清晰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踏实感。
第二天早晨退房前,我专门先找楼层打扫卫生的那位中年『妇』女,我给了她一个红包,里面包了一千元钱。她坚持不要,我说到:“大姐,我们有缘分,在这里天天见面,相处得很好的。你收下,我才安心,就像帮了我的忙,对不对?”
看到她收下红包时的笑容,我也受了感染,仿佛今天的天气,应该是很好的。助人为快乐之本,这话没错。
我在大堂退房时,对所有对我微笑过的,打过招呼的人,都说了谢谢。因为,在这尘世,也许我们仅有这一面之缘了。许多东西,失去前不跟你打招呼,你想再找到它,几乎不可能。我所最亲的父母,到我最熟悉的北京的亲人,到那个导师般的书店老板,都是这样,突然消失在我的生命历程中,那样突然。
出门的时候,居然有很多美女在门口给我招手再见,这总算是一个好的仪式了吧。
但上了出租车,一下就被打入原型。我准备把我的大包放在后备箱,司机却下车来对我说,你把大包放后座,你坐副驾算了。
“为什么呢?放后备箱不行吗?”
“这大个包,放不下,我后备箱,背了一个大气罐子,怎么放得下你这大个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