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一看,一个头发蓬乱,脸上手上都是灰,身着灰布衣的年轻人,正蹲在火堆边烤地瓜。
看到有人来,赵瑗仰脸呲牙一笑:“大侠会抓鱼吗?”接着可怜巴巴地说:“一个多月未见腥味,嘴里要淡出鸟了。”
大半日没有吃东西,看见地瓜都觉得很香。小头目指挥跟在背后的兄弟们:“你五个去抓野味,你四个去抓鱼。”
等到他们收获而归,小头目已经和赵瑗混熟了,赵瑗还慷慨的送了他一套干衣服。
吃饱喝足后,小头目拍着赵瑗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要跟家里赌气,等过几天,山下消停了,赶快下山跟媳妇好好过日子。”
赵瑗也热情地说:“到了晚上,你们要是找不到人,就回来这里住,你们也看到了,我这里什么都有。”
小头目挥着手说:“小兄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要事在身,耽误不得,晚上回不到这里。”
“老大,外面又下了,等雨停了吧。”
小头目踢了一脚说话的人:“总想找理由歇着,差事办不妥,到阎王处报到后,就可以一直歇着了。”
大家不情愿的随着小头目,顶风冒雨的继续顺着河道朝上游走。
突然一个人说:“老大,刚才那小子,会不会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另一个人立即反驳:“就你能,别人都是傻子,逃跑路上,还生火冒烟引人去察看。”
小头目也接话:“那女的呢?我进了内室的,趁着换衣服,每个角落都看了。”
“没烟,看见有山洞,我们也会去看。”那人又回答小头目的问话:“怕跟着他是个拖累,打死埋了?”
“自己常干坏事,看别人都是坏人。”小头目皱着眉头说:“我们是要干大事情的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能再像以前揣着偷鸡摸狗的心,总想着杀人灭口。”
“我们现在不就是在杀人灭口吗?”
“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再杀人,也是明刀明枪的来。”
赵瑗站在洞口目送他们,直到看不见身影了,走到柴草堆边,扒着苇草说:“可以出来了。”
“刚才你们烤的是什么肉?真香啊!急死我了。”祝小月探出了头,嘿嘿笑道:“幸亏你编了个草席,往身上一裹,躺在上面,跟床上差不多。”
赵瑗理着她的头发,疼惜地说:“晚上你还要睡在这里。”
祝小月有些不情愿:“不能睡里面吗?关上石壁,别人也不一定会发现。”
“进来的人,也许会有我们一样的想法,乱摸乱看一通,万一发现就麻烦了。敞着门,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室里。”
“我们要这样多久?”
“刚才那些人说话,带着南粤府那边的音调,应该是外来的。我们要等你爹娘找过来,或是秦老大找过来。也许晚上就会找来,也许要两三日。”赵瑗搂了祝小月的肩膀笑道:“最危险的人已经来过了,不要担心,会没事的。”
“秦老大不危险吗?”
想到老李头的话,赵瑗心惊肉跳,却沉声说:“秦老大不会要我的命。”
祝小月迟疑地说:“我上山给你添麻烦了,是吧?”
赵瑗把她按坐在火堆旁边,十分轻松的样子笑道:“给我帮大忙了。你爹娘找上来,见不到你,肯定会给秦老大施加压力让他找。
秦老大一定不会轻易就范,那就会和你爹娘起冲突。当他领教了你爹娘的手段,又怒又怕,想报复又没能力。我就趁机跟他谈收归朝廷的事。”
赵瑗又站在了洞口,“我看着外面,你吃点东西吧。”
祝小月捏了一片烤鱼放进了嘴里,含糊不清地问道:“老李头说的会武功的女人是谁?就是向秦老大透露消息的那人。算上杭州城里的人,知道这么清楚的人,也不多吧?”
这个答案很明显。
赵瑗轻声说:“可能是梁夫人,她怕秦老大不内知情,危害到我们,所以把这消息透露给了他。没料到秦老大生出了歹意。”
祝小月嘿嘿一笑。
“生出歹意,也是对我有歹意。没到彻底和朝廷翻脸的时候,他不会蠢笨到想着去杀一个皇子。”她好奇道:“梁夫人不是我娘的朋友吗?她怎么想到要害我?”
赵瑗坚定地说:“他们在山下的人,只知道你上了山,具体情况是不清楚的。她是想要救你。”
此时的梁夫人也是这样告诉自己的,她的本意是救人。无论秦老大把事情搞成什么样,和她都没有关系。万一秦老大把事办砸了,又把她给供出来。她就说是秦老大想报复她。
可是,为什么这个时候想到报复她呢?那得看到她的人才会想到啊!
梁夫人想到这个问题,急忙对安国公说:“我上山一趟,秦老大和我是旧识,我们都是同里人。看他能否看在街坊邻居的情份上,帮忙找找祝小月。”又补充道:“慕容谨再有能耐,人少路不熟,不好找人。”
“你昨夜不是上去了吗?”
梁夫人撒谎道:“当时话没说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