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小吏们兴高采烈的提着一个个竹篮子送了进来,说是朝廷发给各部的过年福利,有白菜萝卜、猪肉羊肉,还有宫里内造监出产的五福酒、腊肉。
满满当当装了一大篮子,这是朝廷发的标配礼篮,每个人都有,小吏和工匠也有。
这些东西对于尚书郎中可能不算是什么,但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可真是很厚的一份福利了。
小吏高兴地把竹篮子给放到地方,对花镶道:“多亏了花主事造出来的榨油机,今年还多了一坛子大豆油呢。”
花镶多问了句,才知道小吏们分到的也是这样的,怪不得都这么高兴。
这次郝郎中很大方了,除了豆油和内造监出产的东西,剩下的那些杂七杂八的都给他们三个分了。
而那个常年不在的员外郎,礼篮也没来拿,张主事和那员外郎似乎很熟悉的样子,分给花镶一点猪肉,剩下的他和葛主事都分了。
大夏朝的贵族都不爱吃猪肉,花镶感觉到了一点歧视,不过她还是很喜欢朝廷分发的这些猪肉的,都是品相极好的五花肉。
下班时,她提着一个十几斤重的篮子,出门就看见同样提着一个大篮子的苏栩。
苏栩道:“不知道今天要发东西,忘了带个下人了”,虽然这么说,还是伸手接过了花镶手里的竹篮子。
花镶看着苏栩的篮子比她的满,便问他都发了什么,苏栩一一说了。
花镶:“怎么你们还有蜀锦、宫花,还有火腿?”
苏栩也疑惑道:“你们没有?”
花镶摇摇头,不由感叹,工部果然是食物链的低端,说是标配的东西都和户部不一样。
到前面的吏部,才知道吏部的福利更好,豆油都比工部多几斤。
本来都不在意这点东西的顾徽见花镶这样,顿时乐了,笑道:“那你要不要换到吏部来?吏部也很容易做出成绩的。”
花镶摇摇头:“算了,吏部人事更复杂。”
三人说着话,时不时有步行的或是乘轿的从后面赶上来,偶尔还会有人停下来跟他们打个招呼。
果然是快过年了,处于大夏王朝中心的这些人都分得了很多东西,或钱或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花镶觉得这一幕,和现代竟也没什么差别了。
到顾府时,顾徽叫了两个下人,让他们去送花镶、苏栩,两人也没拒绝,刚走这么十几分钟,提着两个大篮子胳膊都酸了。
回到家,花家苏家都给那两个下人一些赏银。
花老太太看了看孙女儿带回来的一篮子东西,笑道:“这都是镶儿第一年为官发的东西,定要好好做。”
在老太太眼里,朝廷给的白菜萝卜也不是普通的白菜萝卜。
路上时花镶已经听苏栩说了,这白菜萝卜,都是他们户部的人亲自去乡间采买的,买了好几千斤,只花了不到三十两银子。
这些都是秋里农家存放起来的,一文钱就能买两斤。
花镶跟老太太道:“奶奶,我们明天就封印了,咱做些泡菜、辣白菜吧。”
“辣白菜?”老太太笑道,“你成天惦记着的辣椒,不是还没找到吗?”
“我忘了没辣椒了”,花镶颓倒在椅子上,“那就做些泡菜和酸菜,再腌些萝卜条儿。”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春见礼的声音:“卫大人好。”
花镶探头一看,是还穿着官服的卫谌来了。
“今天下值挺早啊”,花镶起身,看到他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内侍,小内侍还抬着一个大竹筐,疑问道:“这是?”
“皇上赏的”,卫谌笑道,“有龙眼、蜜柑、柚子好几种,我家吃不完,你多拿些,给苏兄那边也送点儿,我就不过去了。”
花镶听着,已经走过去打开盖着红绸的竹筐,里面分格放着许多鲜嫩的水果,清新果香迎面扑来,进了冬天只能吃橘子、苹果的她还真馋了。
当下也不跟卫谌客气,让一春赶紧去拿篾篮,每样都拿了些。
卫谌则和老太太在一旁说话,等看见花镶果然没跟他来虚客气的,心里很觉舒悦。
花镶把篾篮装的满满的了,这才将竹筐重新盖起来,剥一颗莹润的龙眼放到嘴里,冰冰凉凉香香甜甜,吃得十分享受。
“明天工部就封印了,我准备和奶奶一起做年货,你想吃什么,多做点给你加送去。”
卫谌想了想,说道:“我还挺想吃之前在你家吃过的那种大米糕的。”
花镶说道:“没问题,待会就让一秋去外城找个铁匠铺定做个炉子。”
这种大米糕,需要先把大米崩成米花,和如今大夏朝只手工炒的米糖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而花镶当初想吃这种大米糕,还是在她空间的书上翻了好久,才找到一种传统崩米花的炉子,耗费十几两才让铁匠铺做起来的。
不过因为太重,就没带着。
而且这种炉子崩个米花跟放炮一样,在家做时都是罗叔来的,但罗叔夫妻俩现在还在尧山县看家,到时候她还得去苏家借个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