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民听到声音,赶紧从屋子里出来劝阻,可这母女二人就是不肯善罢甘休,不一会儿,全村的人都来看。
李子明低声对刘梅花说道:“也不嫌丢人,赶紧回屋去!”
刘梅花怒道:“丢人,你还知道丢人,你有本事就把他赶走,要不丢人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王氏见村里的人都来了,闹得就更得劲了,说李老汉早就对她图谋不轨,早上就把她拉进厕所非礼,她没脸活了。众人听了都议论纷纷,这母女俩非要把这个家拆散不可。
李老汉刚来下洼村的时候,也有女子想和他过日子,但都被他拒绝了,如今老了,说他不正经谁也不信。
王氏母女闹了一会,刘梅花就给李子明下了最后通牒,说要么李老汉走,要么她们母女走,李子明见自己的妻子扛着大肚子,只能好言相劝,可刘梅花不依不饶,非要刚走李老汉。
李老汉痛心疾首,他就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走了,李子明要去追,却被刘梅花拉住,村民们也都纷纷谴责这母女二人,可人家脸皮厚,根本不在乎。
李老汉走了之后,村民们生病就只能找李子明诊治,在刘梅花不断地洗脑下,李子明也逐渐忘了初心,他给人看病收的钱比其他郎中都贵,可有些病不找他也不行,谁叫人家的医术高明呢?
那些没钱看病的孤寡老人和穷苦人知道李子明要收费,也就不去医治了,只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其实,李老汉并没有走远,他来到了附近的山上,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听说儿子的所作所为,非常的气愤,就趁着晚上的时候,去哪些孤寡老人家里给他们诊治。
李老汉在山洞里不想让村民们知道,但还是被村民们发现了,他们就给李老汉送吃的,送草药,当然看病也不找李子明了。
王氏母女听说之后,就跑到山洞里骂李老汉,说他抢了李子明的饭碗,李老汉无奈,只能又换了地方。
这次,李老汉来到了五十里之外的一座山脚下,他住在一个破庙里,在那里开荒种地,还养鸡养鸭,日子过得也是逍遥自在。
话分两头,李老汉走后,李子明的生意又开始红火起来,因为太忙,他又招了伙计,专门负责抓药,眼看钱赚得越来越多,刘梅花的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李家的日子越过越富裕,再加上李子明看病漫天要价,这样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记恨。
一天夜里,有盗贼到他家偷盗,起来上厕所的王氏也被盗贼给结束了性命,刘梅花哭得死去活来。
李子明去县衙报了官,但也没有抓到那群盗贼,他家出了这样的事,没有人同情,反而很多人觉得他们是罪有应得。
一年之后,洛商县发生洪水,洪水之后,满目疮痍,村子里的房屋都成了废墟,良田里都是深深的污泥。
人们没有吃的,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幸亏朝廷及时开仓放粮,人们的生活才得以维持。
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但还有比洪水更严重的灾难接踵而至,那就是瘟疫。
在古代,医疗条件很差,一旦发生瘟疫就是灭顶之灾。
李子明作为一个郎中,遇到这样的天灾人祸应该积极站出来无偿为民众医治,可刘梅花却要他靠此敛财,他们给人开药收的钱比平时还多,但也没有挽留住病人的生命,很多人都不治身亡了。
李子明一岁多的儿子也被传染了,他知道这个病的凶险,就想尽办法给儿子医治,可还是无济于事。
眼看他儿子就要不行了,李子明想只有父亲能治好儿子的病,可自从父亲从山洞里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看着小宝奄奄一息的样子,李子明心如刀割,他真的很后悔赶走了父亲,刘梅花抱住儿子痛哭,可小宝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
小宝被病痛折磨了几日,尽管喝了很多药水,还是没有挽留住他幼小的生命。
李子明流着泪把儿子抱在怀里,就出了门,朝乱坟岗走去,刘梅花跟在后面哭的死去活来。
走到路上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老汉,二人只顾悲伤,也没有看老汉,从他身边经过,继续往前走。
“等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李子明和刘梅花一惊,回头就看见了李老汉
“爹!”李子明声泪俱下,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李老汉走上前,伸出手摸摸他怀里孩子的手腕,又撑开眼皮看了一下。
说道:“孩子还活着。”说着就从包袱里摸出一个葫芦,并从葫芦里倒了一点药粉放在孩子的嘴里,然后又喂了一些水,孩子的脸上就有了一些生机。
李子明和刘梅花看着李老汉,心中愧疚不已,想要对李老汉说些什么,又说不出口。
李老汉说道:“你们带着孩子回去吧,多给他喝一些热水,明天就没事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一个月后,洛商县的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村民们听说是李老汉在井水里放了药才救了他们,大家心里都万分感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