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神经病。”
“你肯定不知道当初上学的时候我成绩有多好,等我考到城里有你求我的时候。”
听见这话李明清笑了。
很久没见这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了。
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我建议你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我求你?下辈子的吧。闪一边去,否则别怪我动手。”
周京立闪到一旁,免得挨揍。
这几年他一直不敢和李明清叫板,只敢在背地里说阴阳他几句。
知道有回城的机会后,他就飘了。
觉得能回城,又支棱起来了,势必要把李明清踩在脚下。
没看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崔记和程有峰路过就见周京立站在路边骂骂咧咧。
“京立,明天我们去县城你去吗?”
“去!”
既然没借到书肯定得去县城买。
又得花钱,他手里实在没几个钱。
周京立转念一想。
笑的一脸谄媚道:“崔记,有峰,你们是去买书吗?”
“是啊,就几个月的备考时间,得抓紧了。”
“那我就不去了,等你们买回来我借来看看就行,买了也是浪费。我什么情况你们知道,着实拿不出来几个钱。”
“额——你最好自己买。”
要不然一本书几个人看根本不够分的。
周京立瞪了他们一眼,怒气冲冲的走了。
崔记和程有峰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没在意,已经习惯了。
老村长在村子后面的坡上放羊。
李明清去他家没找到,听他儿媳妇吴彤说在村后边放羊。
“村长,可算找到您了。”
“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给看个好日子,连农历本我都带过来了。”
他把农历本递给老村长。
“看日子?看来是要干大事啊。”
“算不上大事,月底有好日子吗?”
“有,三十正是顶好的日子。”
李明清确定好日子就回家。
期间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完全来得及。
——
次日一大早。
李明清起了个大早回县城。
他得去定制餐桌,凳子和厨具。
在卖家具的店里,定了十二张桌子,四十八个凳子。
又去店铺看了看。
已经提前装修打扫好卫生,就等餐具送过来就好。
忙忙碌碌一中午可算把该买的东西买好了。
孙佳雪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过来。
“媳妇儿,全都买好了,还得找两个服务员和厨师。”
“服务员好找,但厨师怕是不好找。”
“还记得之前的来家里看病的郑航父子吗?郑航的爹就是厨师。生病之后怕他得的是传染病就被辞退了,现在还没找到活。”
“那正好。”
李明清下午就去郑家找人。
要不是小宏和小哲他也不知道郑父是厨子。
郑航爹正坐在门口摘菜。
看见李明清后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以为是眼花出现幻觉了。
“李同志,快坐。”
他把旁边的板凳用袖口擦干净递过去。
“听说你之前纺织厂当厨师,现在找到工作了吗?”
“还没呢”,他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在医院门口开了个餐馆,月底开业,你能来当厨子吗?”
郑父不敢置信的道:“开餐馆!我可以去吗?”
“当然,要是你不愿意也没事,我再找别人。”
“我去!”
他年纪大了,根本不好找工作。
前两天他基本上把县城所有的厂子都找遍了。
根本没有空闲的位置让他干。
一个萝卜一个坑。
特别难找,他都打算带郑航回村里过日子。
起码在村里还能种菜。
在县城简直就是坐吃山空,撑不了多长时间。
李明清看了看他住的屋子。
只有几平米。
只能住的下他们父子,但凡多一个人也住不下。
桌子上还有半个玉米碴饼子。
盆里的菜汤飘了几个油花,基本上都是水。
不过屋子里倒是收拾的蛮整洁的。
李明清临走的时候道:“三天之后去县医院对过的店铺。”
“好,我一定准时到。”
郑父特别激动地答应。
没想到平白捡了这么好的机会,这下可以不用回村了。
——
三日后。
正好是周末。
郑航父子一块过来。
老李家的人凡是有空的都来帮忙。
李老婆子和杨大丫正在忙着擦桌子。
新定制的桌子蛮干净的,只需擦一下上面的尘土就好。
李明清和郑父道:“我带你去厨房看一下布局是不是合适,要是不顺手就调整一下。”
郑父进去转了一圈。
“挺好的,厨房一般都是这样的布局。”
他心里非常佩服李明清。
好像什么都在行。
“我这是去国营大饭店的后厨学的。”
这两天他可是一点也没闲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