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丞相仍是有点迟疑,万一这伙人是来打自己女儿嫁妆主意的咋办?这老者周青的话不可全信啊。
“王管家,叫水儿来,见见这位周老先生。”柳丞相想了想,觉得叫女儿出来确认一下才最稳妥。
王管家去了不久,若水就跟王管家来到大门前,一眼就看到捋须微笑的周青,她快步而出,敛衽为礼,声音清脆的叫了声:“义父!”
柳丞相的眉头一跳,这丫头管这周老头儿叫什么?义父?
若水回过头来,对柳丞相笑道:“爹,请您别见怪,女儿拜了这位周老爷子当义父,他老人家在咱们帝都赫赫有名,那回春堂就是他老人家开的,女儿的医术也是跟他老人家学的。”
柳丞相一听,脸色登霁,瞪了若水一眼,显然是埋怨女儿不早点告诉自己,若水抿唇一笑,让在一旁,柳丞相和周青又重新见礼。
若水的目光对着周青身后的众人一扫,见大多是自己曾经救治过的病人,也有一些不认识的,想必都是这些人的亲眷,她走上前,对着众人盈盈一礼,说道:“小女子今日送嫁,各位前来相助,小女子感激不尽,在此多谢诸位。”
众人见了若水,早就神情激涌,若不是因为周青事先再三叮嘱,让众人不得喧哗吵闹,早就围了上来,这时见若水对着众人行礼,纷纷还礼,口中都道:“小人等能够为柳大小姐出力,乃是小人三生有幸,上辈子积下来的福德。”
柳丞相见此情景,彻底放下心来,更是松了一口气,瞅着若水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说不出的赞叹。
这个女儿实在是处处让他刮目相看。
不声不响的就把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用不到他这个当爹的操一点儿心。
帝都的百姓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柳大小姐送嫁之日自己所看到的那一幕。
那一排长长的如流水般、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送嫁队伍,从长街的这一头,像条红色的巨龙般一路蔓延开来,染红了半边天。
所谓的十里红妆,指的就是此情此景罢。
最让众人惊奇的是,这送嫁之人并不是柳府的家丁护院,而是和自己一样,全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人家。
不过他们一个个神情肃穆,却容光焕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采,像是为柳大小姐送嫁,就是他们莫大的殊荣。
围观的人看在眼里,心里直痒痒,有认识的跟在送嫁之人的屁股后面,大声问道:“喂,小柱子,你是怎么混到柳大小姐的送嫁队伍里去的?这真是你小子天上掉下来的福份啊。”
那小柱子目视前方,和同伴一起专心的抬着妆台箱盒,本来不想搭理问话的人,后来眼角一斜,见周围的人对自己都是一脸的羡慕加好奇,忍不住得意起来,小小的得瑟了一下。
“那是!也不瞧瞧我小柱子是谁?这种给柳大小姐送嫁的好事,别人想来都不来了!”
旁人越加的好奇,不停的追问。
小柱子却不再多说,昂着头,翘着下巴,腰板挺得笔直,对众人再也不答理。
众人见问不到答案,把那小柱子埋怨了一阵,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柳大小姐的嫁妆上来。
只看到这送嫁的阵仗,就知道这嫁妆有多少数量,足以令得众人咂舌惊叹。
可是当众人看到那一抬抬宫中御赐下来的宝物时,全都惊得张大了嘴巴,这样的好东西,他们寻常百姓,别说没见过,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邹太后和圣德帝早就有备,派了一队身穿重甲的御林军前来护送送嫁队伍前行。
若水早就想得通透明白。既然这东黎国的送嫁讲究的是排场,讲究的是气派,她虽然并不在意这些,却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在意,而让自己成为别人嘴里的笑柄,更不能让小七楚王的身份遭受他人的耻笑。
既然要办,就索性大办一场,办得热闹隆重,办得荣耀光鲜!
这各家送来的添妆礼无不是精选之物,随便哪一样拿出来都足是镇人心魄,所以嫁礼走过之处,留下了无数人惊掉在地的眼珠子。
百姓们只觉得今儿个自己真是大开了眼界,他们也不像平时有人送嫁那样,跟着送嫁的队伍前行,一路欣赏,而是全都站在了原地,一样珍稀之极的嫁礼刚过,紧接着另一件奇宝珠玩又映入了自己的眼帘,看到后来,众人的眼都看花了。
柳丞相算的时辰不错,时间刚刚过午,若水的嫁妆堪堪送走了一半,还剩下另一半,估计在傍晚之前,定会全部送到。
若水那边的送嫁之人已经不需他操心,他便把府中的人手用来替二女儿若兰送嫁。
吴氏为柳若兰准备的嫁妆一抬抬从相府送至恭王府的途中,一样吸引了众多的百姓前来围观,都想瞧瞧这二小姐的嫁妆,心中都生了比较之意。
但是一见之下,登时大失所望,正是因为先前看过了若水的那些嫁妆,再看到这柳若兰的,所谓就怕货比货,真是一点也不假。
若是不和柳大小姐的嫁妆比,这柳二小姐的嫁奁便也算得上丰厚体面,偏偏有柳大小姐珠玉在前,这柳二小姐的嫁妆就实在是让众人瞧不在眼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