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啊,真的下雨了!”大臣中,魏征第一个大叫出来,他展开双手,仰望天空,任由雨水晒在他的脸上,仿佛回到了少年。
“真的下雨了,真的下雨了!”群臣队伍里一阵骚动,所有人的脸上带着喜色。
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等武将,皆是穷苦出身,看到祈雨成功,老天真的下雨了,他们也甚是激动,这就意味着穷苦百姓的绝路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生机,“下雨了,好雨啊,直娘贼,啊啊啊,给老子下,再下大点!”
“下雨啦,下啊,下大点,下大点。陛下,下雨了!哈哈.....”以房玄龄为首的一群文臣,也兴奋起来,高呼着、跺着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兴奋,只能通过各种疯狂的动作表现出来,这群人,也是真正希望下雨的人,尤其是房玄龄、魏征、王珪、刘政会等人,他们是处理过两道十万流民,见识了人间疾苦,而眼前这场雨,将是缓解这疾苦,最迫切的。
山脚下,人头涌动,随着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已经在不少百姓奔想躲雨,那是带着孩子的妇人、老人,因为淋雨会得病,生病与穷苦百姓而言,就意味着死亡。
但,那些田间劳动者、靠天吃饭者、日夜勤耕者,不仅不会躲雨,而是仰天嚎哭,这场雨,他们等了太久,心急如焚,田间的秧苗,那还活命的希望。哭泣不是悲伤,而是喜极,这场雨拯救了他们,给了他们活下去的一丝希望。
百姓们,有的笑,有的哭,有的乐,有的放声高叫,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张大嘴尝尝雨水,有的当场吟诗歌颂,随着老天真的下雨了,所有绝望的心,都一丝丝的涌动起来。
“父皇,下雨了,真的下雨了,祈雨成功了,父皇~~~又下大了,又下大了!”太子手舞足蹈,乐的像个孩子,他本来也就是个孩子,前次祈雨失败,李世民的脸黑了很久,对他自然也严厉了很久,所以太子,很激动。
上皇李渊摸了摸胡子,乐滋滋的在想着什么。
长孙皇后一脸的欣喜之色,不过她依然很淡定,她是为数不多,知道这次祈雨内幕的人。
杜少疏,真乃天赐大唐之人,长孙皇后这样想着。
李孝恭、李道宗等皇室宗亲,见祈雨真的成功了,心里想的第一个事,就是她们的同宗兄弟,李世民,确实是天命所归,名副其实的圣人。
李君羡摸了摸脸上的雨水,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因为他知道一些,也看见了杜少疏带着几个人,拐了两位公主,还不许他派人跟着,上了山顶,放那个什么“鸦子”,听说可以令天下雨,李君羡当然不会相信,怎么可能有人能令天下雨,他杜皮能做到,我李君羡以后称呼你杜神仙。
最先反映过来的那个人,还是李恪,只见李恪清了清嗓子,然后用尽毕生之力,大吼出来:“祈雨功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第一个跪了下去。
大秀终于开始!
太子反映过来,跟着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惜他没有清嗓子,也没准备,喊岔了气。
文武群臣皆跪,三呼“吾皇万岁”!
这就等于把这场祈雨的功劳,全部按在了李世民身上,是不是巧合?还是何人手笔?这些都不重要!
李世民亲念祭天文,还念错了许多,这些也不重要!
李世民亲自敲响祈雨钟声,告导上苍,不管上苍有没有听到,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天真的下雨了,是大唐天子李世民让天下雨了。
李世民一双虎目环视,一个个,一点点,一块块,目光所到之处,一人外,无人不拜。
他最先看向的,是太子,太子跪地,声嘶力竭的喊着“万岁”,他的目光略略停留,便移向上皇李渊,目光在李渊身上停留着,李渊躬身半拜,他是唯一一个不用跪拜的人,李世民从李渊的眼神里读到了肯定与欣慰,心中大为感动。
“朕没错,朕便是天命所归,朕便是——天子!”
目光再移,长孙皇后与后宫妃子,皇子、公主,跪拜,无人在乎湿了衣衫,李世民扫了一圈,在李恪身上停了停,在四皇子李泰身上也停了停,欣慰的点了点头。
目光扫向臣下,看了看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一帮子重臣,面露欣赏的神色,想着:朕的大唐,还是需要多多仰仗这群臣子。想罢,目光扫向五姓氏族官员,以某崔、某王、某卢、某韦为首的一群官员,面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目光也严肃而冷峻,心道:世家!哼,朝堂竟有七成之多,所奉之事不过尔尔......朕要忍,因为不到时候,还不到时候.......
目光下移,看向山脚黎民,万民皆拜,李世民抚须感叹,眼中一分仁慈,一分畏惧,一分谨慎,七分体统,这是个阶层的时代,他是天子,祭天台上的都是牧人,所奉之事无非是天子放牧,而山脚黎民,是财产,体统中的财产,能有一分仁慈,一分畏惧,一分谨慎,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