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王亮安排超过二十人参与作战,或是动用重火力武器,马上取证,直接判定王亮输掉了这场赌约。
常乃超眉头紧蹙:“也不能不正视,如果炮楼里的鬼子七天七夜没睡好觉,他们的精神一定极度疲惫,说不定独立营那边能找到可乘之机。”
叶万寿不屑一顾摆手道:“参座,看来您对日本人还是不了解,他们可是有十分顽强的战斗意志,噪音虽然可以从精神上折磨他们,但不可能瓦解他们的意志。”
“更何况咱们跟八路赌的是一周内拿下炮楼,哪怕是鬼子再怎么疲惫,还有一座坚如磐石的炮楼矗立在那呢。”
“王亮想仅凭二十个人而且还不使用重火力武器的情况下拿下炮楼,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叶万寿正分析着的时候,双沟据点的观察哨那边又传来了消息。
八路军独立营那边有动作,似乎要开始进攻了!
常乃超和叶万寿便立马带上卫士往那边赶。
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多半,他倒要看看王亮还有什么花招。
……
这几天被噪音折磨得不行,根本就睡不着,士兵们无论精神和士气都不高,谷田文夫便琢磨着搞个篝火晚会。
唱唱歌,鼓舞一下士气。
“踏着冰在雪中进军,连哪里是河哪里是路都分不清。”
“骑的马死了,但没法随便丢掉不管。这里是哪里?到处是敌人的国家。”
“不管了还是先大胆地抽根烟吧,连烟都只剩两根了,心里不安。”
“如果献出自己的性命从军出阵,做好死的觉悟呐喊冲锋,却武运不佳、没能战死沙场的话,那带着“义务义理”的慰军棉衣就会慢慢地来勒住我的脖子。”
“反正我也没打算活着回去!”
谷田组织着部下们用日语高亢地歌唱着,随着歌词一步步走向高潮,鬼子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看上去也更加亢奋,全然没有四天四夜没休息好疲惫不堪的模样。
暗处观察的常乃超是懂日语和日本军史的,说道:
“他们唱的是《雪之进军》,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第二军在攻击威海卫途中,军乐队成员永井建子目睹冻死的军马触景生情,作词并谱曲的一首歌。”
“歌词沉痛而又悲怆,正是这种格调,一度被用作日本军歌,鼓动日本军人以不畏死亡,战死沙场为荣。”
叶万寿道:“参座,我就说吧,鬼子哪是那么容易被瓦解意志的。”
“王亮这么弄,只会激起鬼子更加强烈的战斗意志,我倒要看看王亮该如何把这场戏给继续唱下去。”
叶万寿这话刚说完,反战喊话器的大喇叭就向了起来。
也唱起了嘹亮的日语歌曲:
“丢下妻儿,丢下家,来到支那打天下。”
“今天这儿,明天那儿,白天黑夜去厮杀。”
“家里没有米,孩子叫妈妈,娘啊没办法,没丫办法呀!盼望丈夫早回家。”
“夜半人静月更明,寒光斜射照进窗。期待在渺茫异国的丈夫啊!妻子和孩子非常寂寞和悲哀。”
王亮先起了个头,然后孙书林便拉着穿着日军军装的蓝军小队的战士们上来,开始大合唱:
“一更里呀哈月色黄,远处的人儿好伤心,离家乡,撇下双亲,来到这里为何因?唉子唉子吆,来到这里为何因?”
“二更里呀哈泪双流,万恶的战争何时休,洒热血,抛头颅,俺这为谁来争斗!唉子唉子吆,俺这为谁来争斗!”
“三更里呀哈细思量,家中会有多少粮,俺打仗,谁看娘,他老怎么磨时光!唉子唉子吆,他老怎么磨时光!”
唱到这里,炮楼内外的日本兵们都听入了神。
这歌词写的,可不就是他们这些人的真实写照嘛!
歌还在继续唱:
“四更里呀哈月儿西,思想家中儿女妻,无吃穿,挨饥俄,催税官员把租逼。唉子唉子吆,催税官员把租逼。”
“五更里呀哈天色白,军阀打仗为发财,盖洋楼,养太太,爹娘挨饿是应该!唉子唉子吆,爹娘挨饿是应是应该。”
“六更里呀哈天色明,不如逃走回东京,领导百姓闹革命,哪个阻拦用枪崩。唉子唉子吆,哪个阻拦用枪崩。”
这日语小歌一唱,可是把谷田文夫的这帮部下们给唱住了,顿时产生了不小的共鸣。
他们中绝大多人都是农民的儿子,穷苦出身。
王亮所编纂的这首歌的歌词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汇都狠狠地扎到了他们的心坎里面。
是啊,离开家跑到这里打仗是为的啥?
他们这些人都是不明不白的被征召入了伍,强行洗了脑,上了战场。
家里没有余粮,催税官还为了筹措战争经费逼着交租,可父母都已年迈,该怎么办?
再看看资本家和官老爷们,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们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也不用上战场搏命啊!
见士兵们被对面的歌给弄迷糊了,谷田文夫大怒,吼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