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师,我还小,实在无法挑起重担!”唐欣露出无奈的眼神,连忙告辞,“那个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先走了。”
看着唐欣逃走的背影,常院士也是无可奈何,还是个孩子啊!
没办法,他做不出勉强孩子的事。
唐欣来到了六号实验室看看大家的进度,三维立体扫描仪早在几个月前就研发成功实现量产并装备到工程部队使用。
期间还完成了搜索警戒系统,引导指挥系统的研发,并配备到了国防安全的使用上。
现在负责人陈岩正在带领大家研发新的项目无线电通信技术,这个技术是唐欣提出来的,主要是没有手机太不方便。
而且国家也有需要,因此她的提议,常院士向上级申请这个项目时,领导直接批了。
根据科学杂志的透露,国外现在已经开始研发第一代移动通信,也称为1G。
霉国在研发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欧洲也在研发TACS。
它们共同特征是采用FDMA,也就是频分多址技术,模拟调制语言信号。
唐欣也在空间里找到这个实验数据了解过,这个第一代的移动通信在商业上确实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但是第一代通信也有缺点,比如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保密性差等不完善性。
因此唐欣准备研发的是保密性高且系统容纳量更高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被称为2G。
不过在研发第二代技术之前,第一代技术也是要研究的,总不能搞个空中楼阁吧,没有基础技术加持,所有的研究是无法完成的。
只有一代一代摸索研究,才能得到更多的经验。
现在这个实验才刚刚开始,唐欣只给了第一代的移动技术让陈岩他们研究,等他们掌握了所有专业知识,她继续指导大家进入下一步计划。
唐欣看到大家都在认真的做研究,只是转了一圈,跟陈岩了解了一下大家的学习研究进度就走了。
……
没想到才两个月,唐欣就把时间为老师给的医书和脉案都看完且掌握了。
唐欣现在最想的就是去找找到扁鹊的医书,她还记得前世考古专家在蜀州的一个古墓里找到了扁鹊的九部医书。
虽然专家翻译出的扁鹊医书,唐欣也有,但无法说明来由,不好直接拿出来,而从古墓里挖掘出来的恢复好的竹简在博物馆展览没来得及收起来就毁了。
扁鹊医书上的内容,唐欣也只能悄悄自学。
因此她必须找到竹简,才能通过师父师伯和十多位老师完成心愿。
她在空间里再次找到关于扁鹊医书出土的地址,准备亲自去一趟,想着早一点出土,记录医书内容的的竹简是不是就不会毁坏的那么严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欣从空间里堆积如山的报纸上找到了那条过时已久的新闻,扁鹊医书就在Rong城天茴镇老倌山天扪社区卫生站东侧的一座汉墓里。
只是她该找谁帮忙去挖掘,她一个人是不成的 就怕弄不好把竹简都毁了。
她还得多查一查有什么好用的挖掘工具。
找考古专家之前,唐欣必须先去目的地一趟,毕竟相隔那么久,谁知道现在那个地方有没有那个卫生站,她得找到汉墓的准确地点才行。
唐欣又向辅导员申请请假,因为她经常请假,现在辅导员也不再问她原因,因为她每次都说机密,又有校长帮忙背书,这还让人家怎么问。
坐了几天的火车来到Rong城,转乘汽车到了天茴镇,化妆扮做一个收老物件的中年人。
村民们一听有人出钱收老物件,纷纷回家找老物件去了。
唐欣也不懂这些,只是在来的路上临时翻了几本鉴定文物的专业书籍,糊弄糊弄外行人还是可以的。
反正唐欣也不在意村民手里老物件的真假,只想打听老倌山哪里可能有古墓。
一边收老物件,一边打听,还真让她打听到了一些关于汉代古墓的传闻。
唐欣每天除了走乡串户的收老物件,还根据村民说的话分析古墓所在地点,然后翻阅着考古寻址挖掘专业方面的书籍。
学习果然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每天出去结合专业介绍寻找古墓的唐欣找到了古墓大概位置。
然后唐欣就去找了付柯过来,让他以投资的方式找镇政府,以投资建厂的方式在古墓附近挖掘地基。
没多久就挖到了古墓,唐欣换了一个身份,一直在现场监督,确认找到古墓且不会破坏古墓。
在第一时间,唐欣就给Rong城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打电话,说了在建工厂的时候发现了千年古墓。
唐欣让付柯冒充了爱护古文明人士,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文物研究所发掘古墓里的文物。
付柯也不明白唐欣到底想干什么,他每次问,唐欣都只是说,“等所有东西挖掘出来,你就知道了。”
有了资金的支持,Rong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曹所长还多邀请了其他几个挖掘经验丰富的古城文物研究所帮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