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龙珠洞天【修】
(本章经过删改,本章说可能对不上或者没有。)
看着书封之上几个大字,俞幼泉双手都不由微微颤抖。
《金蟾望月吞气法》这本秘籍实在是太出名了,尤其是在龙门镇一带那更是传奇中的传奇。
因为在贺千行遇麒麟开天门被九玄门掌门亲自收徒的故事里,就包含一些掌门传法的情节,而这个“法”赫然正是这本《金蟾望月吞气法》。
俞幼泉一时竟有种话本故事照进现实的荒诞感!
先是贺千行,然后是贺千羽,毫无疑问都能证明这篇修行法的优秀。
以它来叩天门夯实根基再合适不过!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以他目前所犯下的罪行,早就够千刀万剐了,再得罪一个九玄门貌似也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目前连“原始资金积累阶段”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求生。
一切行为模式,最高目标都只是为了活下来,然后再努力争取活的更好一点,双手不可能尘埃不染。
先发展后立品方是正道!
念及此,俞幼泉心头最后一点疑虑消弭,双目重新变得明亮而坚定,当即翻开这本秘籍。
看到书册之中的文字,俞幼泉顿时眸子一亮。
好书法!
在此方世界,书法乃是最实用的工具之一,任何一个童子开蒙,都必然会苦练书法。
俞幼泉当然也是苦练过的。
更甚者,因成年人的思维和前世的一些见闻,于书法之上更是格外的重视,毕竟“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往往是第一张名片。
若是书法不够优秀,或许会因此痛失良机,这是俞幼泉完全无法容忍的!
正是有着这个打工人觉悟,俞幼泉那一手字迹深谙陶夫子传承,已具有相当的火候。
但和这本秘籍上的字比较起来,那完全就是判若云泥了。
而秘法经文旁边,则是有着一些用小号字体书写的注释,看笔迹还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俞幼泉顿时了然。
这应该是非常珍贵的抄本,还被多位不同的主人持有注释过,价值无量,也就只有贺千羽这等有背景靠山的豪门子弟才能有资格占有。
若是一般的弟子,或许就需要自己亲手抄书,这差距那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好的书法那是能够传递情绪的,哪怕把文字当图案观摩都获益匪浅。
比较典型的就是王献之的《思恋帖》,最初笔画还很方正,但写着写着情难自禁,笔画也因此变得狂乱。
思念、心乱如麻等感情,自然而然融入笔墨中,哪怕只是欣赏书帖字迹变化,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心境。
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放到修行世界那就是......不言之教!
在这本修行秘籍中,字体就是普通的正楷,笔画清晰,结构方正,没有任何刻意炫技,但也正是如此却给人一种正大光明的感觉。
于一笔一划之间,悄然传达了修行此法所需要的心境。
大道其行,其身需正。
由此也能看出九玄门的一些风格和作风。
至于秘籍第二页,则画着一幅金蟾吞月图。
天穹乃是一轮明月,明月之下则是一座小山,小山之上则趴着一只蟾蜍。
相较于山和明月,蟾蜍的比例明显有些不对,显得格外的大,外加上位置和空间的设置,蟾蜍竟隐隐有一口吞掉圆月的迹象。
而蟾蜍和明月之间,还能看到似有还无的清辉,好似看不见,但却又真实存在,宛如飞瀑流浆般被蟾蜍一口口吞入腹中。
看的俞久俞幼泉就愈是觉得这幅画意境天生,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儿,也不知是道是禅,脑海中本能就开始观想描摹。
短短时间,俞幼泉精神都不由有些恍惚。
只感觉面前这幅画好似活了过来,而他本人则变成了那只于山间望月采气的蟾蜍。
腹部一鼓一鼓,一张一吸之间,就开始采练太阴月华。
时间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待他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头脑一片清明,好似受到了洗练,就连最近的疲乏、焦躁都随之消弭了许多。
这种感觉俞幼泉并不陌生,在龙窟第一次看到龙前辈本体的时候,就本能的陷入到了这种妙境。
观想图,这幅画是一副观想图?!
俞幼泉又惊又喜,光是这一幅画那就是无价之宝了。
对于一个刚刚踏上修行路的小家族而言,已经能够作为世代传家的至宝。
也无怪这本《金蟾望月吞气法》能够成为九玄门的入门秘籍,就连贺家麒麟都以此奠定大道之基。
只要持续观想此图,神魂必然跟着蜕变。
俞幼泉异常惊喜,甚至怀疑这本秘籍,是否就是当年九玄门掌门收徒贺千行的传法原本。
若真猜的没错,那光是这幅观想图就值得他冒千刀万剐之险。
只是让俞幼泉都没想到的是,他的身躯骤然开始变得发烫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