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阵容,大概率也只能吸引一些当地华人华侨。
就连种花家电影票行榜排行前5的电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加起来都不到1000万美金。
正是如此的成绩,才导致其他电影跟海外券商商谈价格的时候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而且对于这些电影制片方来说,他们也不在意海外的那些电影票房。
如果能卖的好,自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卖不好,就当是一次新闻的炒作事件而已。
出口转内销,这种新闻在种花家的网络上层出不穷。
而且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还有他们永远都不知道的内在秘密。
这些电影之所以如此低廉的价格都愿意卖,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来自于电影主演背后的商业版图,尤其是一些女明星背后的商业代言合同。
如果这些电影能够在海外放映,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至少在海外有一个刷脸的过程。
如果这部剧能爆红于海外,对于电影本身以及电影公司,又或者导演或者主创人员自然是好事。
如果不能红,就当是明星演员背后商业代言的一次小范围广告。
而且通过这些电影的上映,这些男女明星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参加一些海外的电影节。
种花家娱乐圈,有很多热爱走红毯的女明星。
这些女明星往往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但是却能接到一个又一个商业代言。
在职业领域内没什么成绩,但是却在商业领域内碾压所有人。
真是有这样的人在,哪怕在海外一毛钱不挣,也会有大量的电影选择出海进行上映。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很多做生意的人恍然大悟。
对于普通的小老板而言,又或者说普通的老百姓。
大家觉得,在国内票房卖了30多个亿人民币,在海外发行上映对方一次性买断给了50万美金。
这种天差地别的价格差距,老百姓觉得宁可不卖也不丢人现眼。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亿万富翁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对着亿万富翁说,我给你一块钱你叫我一声爹!
这简直就是羞辱,但凡有点尊严都不会接受。
可让人意外的是,亿万富翁毫不犹豫的从你手中接过了一块钱然后喊了你一声爹。
一时之间,面对这种完全倒挂的局面,很多人脑子都反应不过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而此时此刻鑫国的十家院线,他们面对海外的电影公司时,根本没有叫价的权利,只能欺负那些弱小的电影公司。
也正是一次又一次花大价钱买电影,不得已大家才完成了抱团。
希望用抱团的方式对抗海外的电影公司。
这一招果然管用,只需要派出谈判代表去跟那些海外的电影公司接洽,这留给对方的选择也只剩下了两种。
要么选择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上映,要么干脆就放弃鑫国市场。
对海外的电影公司来说,鑫国有1亿人口,而且国内经济处于蒸蒸日上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海外电影公司老板的脑子有病,要不然绝对不可能放弃这样一个人口过亿的市场。
最终,大家谈判的价格越来越平稳,甚至有时候完成报团儿的十佳院线还能偶尔杀一杀价格。
在一次又一次跟海外电影公司谈判的过程中,这些人逐渐意识到抱团的威力。
正是尝到甜头之后,大家不仅对海外电影公司选择抱团儿,对国内的电影公司也开始使用这样的办法。
甚至不仅仅是电影公司,这些院线还抱起团儿来对抗房地产企业。
院线公司的绝大多数电影院,都是租赁的场地,地皮并不属于院线公司所拥有。
这样一来,每一次合同到期时都要面临续约谈判。
如果拥有这块地皮的业主选择涨价,院线公司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
现成的电影院,倘若再加上地段不错,而且平日里一直处于盈利的状况。
作为这块地方的房东,恨不得每年都会涨价一次。
在院线公司没有完成报团之前,房东每次涨价都会肆无忌惮。
对房东来说,你们这家院线不租,有的是院线抢着来做!
在曾经那个无序竞争的年代,10家院线疯狂扩充地盘的时期。
面对这种已经地段良好,而且已经有口碑的电影院,这些院线当然愿意在考虑营收前提之下,对之前的合同适当的涨价。
可是随着电影院线报团完毕,如果房东敢肆无忌惮的涨价,院线就敢直接拆毁所有的装修然后撤离。
而剩余的9家院线,也不会有人出手把这里租下来。
这样一来,面对电影院这种独特的房屋结构,很多房东自然是变得越来越乖。
甚至随着院线报团,很多房东从之前的强势地位竟然变成了弱势的一方。
房东不但不敢涨价,反而被逼着降价。
除了房屋租赁之外,院线内供应的所有饮料食品,这些人也敢光明正大的去压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