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欣对于赵安的感受远非如此,不仅感受到赵安的专业,同时也感受到了赵安的耐心。
祈欣作为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演员,人生第1次担当女主演的重任。
虽然有不可告人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祈欣也想凭借自身的努力把它演好。
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导演,仿佛才拥有调教新人演员的能力。
至少每次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总有一些报道说大导演驾驭新人的能力很厉害。
同时,报纸跟杂志上也会说起,某某大导演把某一名演员调教的异常出色,远比前该位演员之前在某位导演手下表演时更出彩。
虽然这样的报道有明显拉踩的迹象,大概率有踩一捧一的动机,但是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的的确确获得了买票进场看电影影迷的认可。
而如今,不仅全世界都不认可赵安,祈欣的内心也不认为赵安有能力拍好这一部电影。
身兼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于一身,一个新人怎么可能同时做好这些事情。
可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祈欣就从赵安身上看到了不敢置信的东西。
每一次实拍之前,赵安仿佛拥有无限的耐心一样,一直陪着祈欣彩排背台词。
哪怕在山顶上给了自己两巴掌,好像是失去耐心一样。
可在打自己两巴掌之前,已经使用了好多瓶眼药水,祈欣硬是找不到状态。
别说是赵安,恐怕全国最好的大导演,也未必能做到他这个份上。
况且,祈欣也理解赵安身上的压力。
还没有上映,就拿到了一个亿的广告费,赢得了鑫国上上下下的关注。
如果拍的好,大家只会认为你本就应该如此。
如果拍不好,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舆论压力。
带着这样的压力去工作,祈欣很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尤其是只要拿到最后一张销量过千万的唱片,祈欣就可以成为鑫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歌后。
面对这种销售的压力,在新唱片上市后的那段时间里,祈欣每天都在关注销量问题。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祈欣人生中第1次经历了掉发。
因为巨大的压力吃不好睡不好,刚刚20岁的祈欣,却经历了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普通女孩的20岁,还在大学里享受大二跟大三的生活。
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甚至还有时间享受甜蜜的爱情。
可是祈欣,却不得不面对着巨大压力工作。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祈欣已经是鑫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年轻女歌手。
顶着这样的光环,依旧感觉到压力山大。
更不要说毫无从业经验的赵安,虽然他嘴上没说,但祈欣能感觉得到。
或许就凭借着这一份感觉,祈欣也不会痛恨赵安打自己的那两巴掌。
至少可以从这两巴掌之中,能感觉到赵安真心想要把电影拍好,而不是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只是为了圈钱。
而在另一边,赵安也看到了早上的报道。
对于类似的新闻,赵安动手打了那两巴掌之后,心里面就已经做好了被曝光的准备。
这件事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再一次让全国媒体进行了免费的宣传。
正所谓黑红也是红,拉高消费者的期待,至少对电影将来的票房有好处。
而弊端的一面,无非是自己的名声又臭了一些。
不过在此期间,赵安捕捉到了一个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信息。
有报纸抨击赵安过于高傲,甚至都不屑于领鑫国文化部的财政补贴。
当看到这段报道的时候,赵安才知道在这个国家,拍电影的团队可以从文化部领导一笔财政补贴。
这些财政补贴分为三个档次,第1个档次是投资200万以下的电影,制作单位可以从文化部领到50万的创作补贴。
第2个档位是投资500万以上的电影,可以从文化部拿到100万的制作补贴!
第3个档位是投资 2000万以上的电影,可以从文化部领取500万的制作费用。
对于一般的剧组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绝大多数的电影剧组,其制作成本都会在500万左右。
这一笔的补贴,直接占到电影成本的20%。
然而,赵安找到周兴详细询问之下,这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
“我以为,我以为这么大的项目,梁小姐应该跟老板你沟通过。”周兴怎么也没想到,公司投资这么大的项目,老板竟然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
然而,追问之下,赵安却越听越生气。
鑫国文化部对于这笔钱的领取有明确的规定。
由于鑫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以淘金者创建的国家,全球各地的淘金者意味着这个国家是明显的移民国家。
来自全球的淘金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国家为了让各个地方的人融合在一起,下了很多决心做了很多决定。
这其中,鑫国文化部明确规定,各家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只能播放现代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