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五位昏君至今还是李世民的心理阴影,他们给大唐带来的恶果,也让二凤辗转反侧,流泪不止。
他虽早料到李唐皇室不可能皆是明君仁君,朝堂也不可能永远安稳,但仍是让听闻噩耗的二凤痛心不已。
但看见安史之乱后,并非所有皇帝都那样让人寒心,李世民心里的重担也着实好了不少。
但他也确实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是做梦也想不到,李唐家的竞争上岗,居然在一定程度上,让皇帝的质量有了保证。
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同他在面对世家问题上,并非一刀切,只能耐心谋划一样,为的不就是一个安稳,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这个道理放在皇权与世家的争斗中可以,放在皇子间的斗争中也同样适用。
所以,对于李唐皇室的如此状况,李世民是并不满意的。
家天下,对于这三个字,自从天幕出现过,他已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思考。
三百年内必定洗牌的王朝噩梦,又是否是能打破的东西。
回归现实,二凤不得不思考的是,宦官到底是哪个哪个傻批给升上去的。
他真的要被气死了。
……
[而我最后要讲的这一位,就有些沉重了。
他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他名李忱,也被我们称为唐朝最后一位好皇帝。]
虞美人三言两语,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位的身份,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不少敏锐的人蹙紧了眉。
尤其是唐朝的君臣们,他们都有关于大唐明君昏君的内容。记得格外清楚。
等等,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唐宪宗李纯是大唐的第十二位皇帝,唐穆宗李恒是第十三位。
而身为儿子和弟弟的李忱,却是大唐的第十七位皇帝,而中间的三位自然是唐武宗兄弟仨儿。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从唐宪宗到唐宣宗这六位皇帝,时间跨度是多少,这位唐宣宗又是以什么年纪登基的。
这几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平均下来有五年吗?
想到这些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倒抽一口气,眉头紧紧蹙起,总算是串起了他们之前忽略的内容。
这明君昏君轮番上阵,明君普遍命短,还特别喜欢吃丹药的晚唐,真的是要了命了。
事实上,他们思考的并没有错,从时间算,唐宪宗李纯是公元805年即位,唐宣宗李忱是公元846年即位。
所以认真算起来,唐朝从第十二位皇帝到第十七位皇帝,只用了41年,平均下来六年就得换一个皇帝,更遑论就李纯一人,在位时间就有十五年呢,剩下的四位皇帝瓜分剩下的26年,唐宣宗自己另算。
总而言之,无论怎么算,这晚唐的动荡与混乱都是难以想象的。
从历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统计来看,皇帝最长在位61年,最短仅半天,平均下来是12.98年,就算四舍五入一下,取个中位数,算10年,那唐朝的这几位皇帝,也都是拖后腿一般的存在。
唐朝众人能够计算的数据,未必有虞美人这里清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那种混乱的时候,没有一位手段强硬,足够英明,最重要的是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唐朝即使拥有那些个明君,情况也不容乐观。
所以,此时此刻的众人就分外关注,这位唐宣宗怎么样,在位时间长不长,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乱吃什么丹药。
是的,在所有人的心中,此刻都有了一个共识,皇帝短命除了他们操劳多、身体不好的原因之外,就是因为他们磕药无度,被毒死的。
……
几乎是在唐朝众人眼巴巴的万众瞩目下,虞美人开口了。
但介于李忱早年的事情实在是有些敏感,所以抱歉了,唐宪宗以后、唐宣宗以前的朝代,其实是并不知道还有这一位的,就晚唐的那些事,对幼年李忱来说,确实是有点太要命了。
[相信大家对这些唐宣宗李忱是谁并不陌生,甚至是相当熟悉。
首先,他有一个绰号,叫“小太宗”。
其次,他有一个儿子,是唐懿宗,叫李漼的那个。
怎么样,记忆是不是瞬间复苏。
唐朝后期,内有太监乱政,外有藩镇林立,朝廷上还有党派之争,唐宣宗的上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当我们要讲唐宣宗的时候,一般都绕不开他的上位史,唐宣宗在成为皇帝之前,名字其实叫叫李怡,皇帝改名这种事情,在历史中其实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唐朝,这种事特别多。
我们刚才说过,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却没说他的母亲出身十分卑微,是郭贵妃身边的一个婢女。
再加上你们也知道那会儿是个什么情况,可想而知的是,李忱最开始在宫中的生活并不好过。
李忱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并不是多么长袖善舞,甚至是木讷无趣的,所以,在当时有不少人嘲讽他是傻子。
在唐文宗李昂在位时,其实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宴会之中,文宗戏谑地对其他亲王说:“在座的各位若谁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