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蒋知秋这倒霉孩子,如前世一样,考上了单位委培的大学,准备在蓉都赶火车去学校。谁知在火车站广场,一个没注意,包被偷了,衣服倒无所谓,主要是录取通知书在里面。没有录取通知书,就不能报到读书,这里面的影响太大了,可以说蒋知秋今后提拔基本无望,至少办事不牢这一条就够他拿半生来洗刷。
“你和我一起,我们去找个人。”唐一山想了想,这事只有找刘劲松。治安大队魏国倒是说过有事可以找他,但效果如何难说。
刘劲松正在长宏物流,听了蒋知秋的事,安排跟班找来两人一阵吩咐,和唐一山回到莲花池悠然居喝茶聊天。
“刘哥,这个把握大不大?好久有消息。”蒋知秋坐下来就焦急的问刘劲松。
“不要催,刘哥既然找人去想法,我们就安心等消息,这些事说不准的。”唐一山理解蒋知秋的心情,毕竟还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
“蒋老弟,我和一山比亲弟兄还亲,他找我,肯定会尽力,不管找不找得到,都会有明确消息。”刘劲松平静的说道。
半小时后,刘劲松安排的人提着一个包来到刘劲松面前,低声说了几句。
“啊。”蒋知秋一见提包,就急不可耐的翻找起来。
“通知书,还在,还在。”蒋知秋兴奋的拿着录取通知书给唐一山看。
“好,在就好,这下放心了嘛,买明天的车走,还来得及,今晚好好感谢刘哥两杯。”唐一山看着简单的录取通知书感慨,我曾经也有一张。
“好,我现在去买票。”蒋知秋兴奋不已,本来计划的时间就宽裕,明天走也不影响。
“有刘哥在,还需要你亲自去买票?”唐一山知道刘劲松搞物流园,和火车站的关系好得很。
刘劲松对提包进来的人吩咐两句,二十分钟左右,一张车票放在了蒋知秋面前。
“刘哥,谢谢。老唐,谢了。”表情震撼的蒋知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晚上,蓉妈火锅,在唐门客栈放下行李的蒋知秋,不知敬了刘劲松多少杯。吴爱蓉都特地找吴映雪打招呼,让老刘少喝点。
蒋知秋开心的醉了,唐一山送他回房间,醉倒在床上都还在感谢。
送蒋知秋离开,唐一山看着人来人往的火车站,自己也曾在这里北去。
华大的机器设备安装完成,正式运行起来,管委会、有关部门和华大公司举行了一个低调的点火仪式。范学思作为技术负责人,荣耀的出现在摄影记录中。刘劲松虽然只是陪同的工作人员之一,兴奋、自豪的心情持续了很久。晚年,刘劲松对孙子吹牛,你爷爷最骄傲的,就是用十万强迫唐爷爷卖点股份给自己。
宝华服饰,邓永进用一百万贷款,成功的完成了蓉铁定单垫资和监狱生产线建设,建行也发放了第二家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几家学校的校服定单顺利交货,货款回笼大大减轻了宝华的资金压力。
天气渐渐凉了,山庄的小楼装修完成,道路也完工了,茶山还在如火如荼的改造。三家人的乔迁和庆祝康金阳升职同时进行,吴爱蓉终于抽出时间到心心念念的山庄度假来了。
露台上,茶椅、茶桌、凉棚一应俱全,还特地砌了一个柴火灶。唐一山、刘劲松、康金阳随意坐在躺椅上,钓鱼聊天,几个女人和小冬在准备食材,准备在露台吃火锅鱼。
“老刘,加油钓,今晚能吃几条就看你手气了哦。”吴爱蓉调侃道。
几个女人也是心大,只准备了素菜,望着三人钓鱼给他们吃。
“刘哥,我都钓了五条了,你还没开张,硬是准备今晚叫吴姐吃素哇?”唐一山也调侃刘劲松起来。
“我昨天没做啥都嘛?手气这么差,鱼都跑哪去了?”刘劲松故作不解,自我调侃道。
“老康,你钓了几条了?野生鱼呦。”李代兰和吴爱蓉等人嘻哈大笑。
“比刘哥好,反正够吃。”康金阳在刘劲松头上踩一脚。
“康老弟,你那几条鱼加起来有没有半斤哦?还够吃,估计李妹一个人都不够。”刘劲松不服气的对康金阳嚷道。
“时间还早,几位大侠努力。”唐红英为几人添上开水鼓励道。
山塘经过半年的封闭放养,几人的收获还不错。刘劲松后来居上,总条数和总重量都荣登第一,在几个女人面前趾高气扬了好一阵。
边钓鱼、边喝酒,滚烫的鱼汤配上陈叔叔种的蔬菜,令人食欲大增。
“小冬,现在二期的销售如何?”康金阳刚喝下一杯酒,随意的问道。
“一期客户入住了十多户,对我们的服务和居住环境评价都好,所以二期这段时间有一些一期介绍的客户。大约有二十来户吧,另外销售现场销售了四十多户,加上前期预定,以及给你们预留的,现在二期共定了二百四十八套。”小冬详细汇报。
“还有一千二百多套,压力大哦,有没有信心?”康金阳对房地产还是充满信心,刚当上副局长,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