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是一个好天气。
阳光普照,万里无云,除了有些热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
1个多月时间,辽西走廊已经被打通了,炎国的大军仅仅用了3天时间便逼近到了锦州城。
没有任何的征兆,没有任何的其它操作,仿佛这战争也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罢了。
锦州会战一触即发。
炎国第一方面军,全军出动出击,炎国第二方面军回归中原休整。
这样的大型会战,也是一个训练全军的机会,第二方面军既然已经参战了,那也该让第一方面军试一试了。
依旧是那熟悉的狭窄坚固街道,
依旧是激烈残酷的城市巷战,
依旧是稳健有序的推进步伐,
依旧是以坦克对战车为主导的战场。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炎国明显感受到了燕国更加强烈的抵抗意志。
无数的战车被装配上了自爆程序,一旦陷入劣势,便毫不犹豫地朝炎国的坦克军团发动自杀式攻击。
正因如此,前期的推进只能依赖远程火力覆盖来实现。
尽管燕国倾尽全国之力,向战线投入了五万辽东全装甲军以及两万战车军,但面对如今的局面,仍显得捉襟见肘。
相较于当年五十万大军参与的山海会战,现在的情况要棘手得多。燕国人不仅勇敢无畏,而且足智多谋。在如此高强度的战场上,如果派遣普通士兵或半装甲士兵上阵,无疑是白白送命。
所以,即使燕国紧急动员了全国两百万陆军,并全力以赴地进行生产,最终有胆量投入战场的也不过是这不足十万的精锐部队而已。
“不着急,我们慢慢推!”
段武深知不能将敌人逼入绝境的道理。
他指挥着炎一方面军稳步推进,以坦克护卫自行火炮为主力,一片片地轰炸着燕国的高楼大厦。
这种轰炸方式似乎并非为了单纯的战斗,更像是要彻底摧毁整座城市。
这样高强度的战争对炎国来说并非无法承受,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支持这场持久战。
后方的几座生产线早已迁至幽州城,并沿着辽西走廊修建了多条铁路线路。源源不断的资源和物资通过这些铁路被运送到前线。
炎国的进攻依靠的是大量的石油和弹药,而燕国则面临着破碎的防线和无数宝贵生命的丧失。
在这个物质文明主导的战场上,生产力的作用显得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人忽视。
只有在这样的消耗性大战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各国生产力的差距。
游刃有余的炎国与竭尽全力的燕国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景象不仅令燕国感到绝望,也让整个神州为之震撼。
然而,消耗战最大的挑战在于后勤补给。一旦物资供应出现问题,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维持战斗力。
因此,如何确保后勤畅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连城,张晓等人已经开始商议如何出击的问题。
“炎国的后勤完全依靠辽西走廊,而这条走廊的东边就是海洋,一旦我们控制了这片海域,就能够完全的切断炎一集团军的后勤物资。”
林森指了指这条狭长的通道,炎国如今已经彻底打通,并准备试图进入燕国的家门口。
夏璃点点头表示认同:
“如今炎国的3支舰队随时待守,估计是想要来一场海战了。”
说着她指向了控制整个辽东湾的三大港口。
“事不宜迟,还是直接出击吧,一旦能够歼灭炎国海军,我们秦国就直接绕后出击,遏制辽西。”
秦无商说道。
南方联盟当中,论起来陆军实力,秦国是最强的。
虽然黑甲军整体上表现起来更像是封建时代的精锐军团,可是战斗力,却一点也不比燕国陆军差。
甚至有自信和燕国全武装辽东军抗衡。
像是这样的黑甲军,秦国有10万。
8月20日。
锦州会战已经过去十天,炎国的推进一切顺利,燕国的战车损失虽然不大,可是面对越发深入的炎军。
燕国也只能是出动最后的精锐部队—全装甲辽东军。
“齐射!”
战场之上,金辉带着炎火军13团轰炸完前方的建筑物。
锦州的高楼大厦,一瞬就变成了废墟。
“轰炸完成,请求出击!”
他拿出对讲机呼叫炎黄军8团,这是他配合的军队。
先是炎火军轰炸,随后炎黄军推进,侦查消灭剩余敌人,占领这片地域,最后便是炎卫军操控装备清理出通道。
三团负责一片区域,10天下来,配合已经相当默契。
“8团收到,开始出击!”
团长挂断对讲机后,开始领着装甲军向前。
“吱嘎!”
一路上,都是履带碾压石块的声音,原先参差不齐的废墟,在坦克军团的碾压之下,也逐渐的平整起来。
“轰!”
突然间,一声巨响之后,一台坦克的侧翼装甲被轰出一块窟窿。随后只见前方废墟当中冲出一台高达一半的装甲战士,手持大刀,发出刺眼的光芒,直直的朝着坦克劈砍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