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不凡对于炎国统考,和炎国的教育科研体系是一手抓的,教育部虽然存在,但只管基础教育,到了大学教育直接归属于科学院。
也就他直接管了。
在这种环境下,哪怕是炎国权力中心的人物,段巫的孙子,那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参加华夏统考,考多少那就是多少,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
也是如此,巫只能是抱怨孙子不成器了,想要靠自己的手段调一下,那只能是直接来找段不凡,他的脸可拉不下。
····
没过多久,炎国内阁、移民局以及秘书处的相关人员纷纷抵达会议室,共同商讨关于新人口的安置事宜。
这个议题成为了炎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任务。
待众人入座后,段不凡没有过多寒暄,直截了当地让段跟宣读文件:
“目前,我们与大明之间的贸易日益扩大,每年的人口交流规模已达800万人。
然而,南方和西南部分地区尚未充分开发。
因此,将这批人口迁移至神州中心地区的农村是可行的选择。”
接着,段跟继续说道:
“但当前边境地区每日都有大量人口不断涌入,这些人口大多来自原联合文界的底层社会。如果将他们全部扩充到神州中心地区,显然是不现实的。”
段跟详细地介绍了情况。
如今,整个神州西南地区高原之后便是西海,在高原之下的一片小冲积平原上,可以安置一部分人口,但是这批人口与炎国交通不便,也是如此,需要一批从本土迁移出去的人口混居。这是秦国总督商君的看法。
当初高原地区也算是秦国的实际掌控区,还有个本土的松赞帝国,被秦国给灭了。
神州的地形确实和地球东亚相似,但面积扩大了无数倍,气候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
总体而言,这里更为宜居。
即使是高原地区,氧气的含量也不算低,只是气候复杂,温差大,且地形不便,开发难度较大。
不过,在高原再往南的地方,也就是原本的南亚地区,虽然在神州没有出现,但随着高原河流的长久冲刷,还是形成了一片小平原。
这片小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聚居地来容纳更多的人口。它呈长条状环绕着高原,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丝带平原"。
其面积大约在一百万平方公里左右,曾经也是松赞帝国的核心区域。
然而,随着秦国的崛起并将其消灭,大量人口被迁移,如今这几百万人口已逐渐融入炎国社会。而这片平原也因为人口减少而变得空旷起来。
"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但交通状况有些封闭啊!"
段不凡感慨道。
这片小平原在海运方面需要环绕整个东南半岛才能到达其他地区;而在陆运方面,即使选择距离最近的秦国地区,仍需翻越多座高山,且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打通铁路的成本极高。
就算是空运,也会受到神州最高山脉——高达万米的连珠山脉的阻碍,飞机飞越山脉也面临巨大挑战。
“如果说在西域修建一条联通这里的道路,再从西南延伸出来一条,环绕高原形成一个交通线环,迁移一批人口之后,这里边能够成为神州西部的核心区。”
李亮指着地图上的画面,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一时间也是心神荡漾。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巨大的功绩,让他不禁狠狠地心动了。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这个地方繁荣昌盛的景象。
“不止,如果从关中地区,延伸一条铁路直接横向打通高原,再顺着这条河流通道南下,不仅仅高原地区可以很好的掌控,这片天选的小平原也将被我们牢牢的抓在手中。”
王石此时也兴奋起来,眼中满是热情与豪情。
神州人口分布明显东多西少,西部如此广阔的地区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垦和利用。
而现在这片天选之地,虽然仅仅100万平方公里,但在巨型文界神州的体量面前,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好似一片环绕高原的丝带,闪耀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潜力,足以控制西海,开发高原,为神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神州高原的矿产极其丰富,如果能够从两边形成两级开发态势,那绝对是可行的。
段不凡深知这一点,他的目光扫过地图,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
“这件事情就交给工程部策划,这片地域便于高原联通,形成一个高原开发区吧!”
段不凡综合采纳意见,随后说道。
这个决定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他们都看到了这个计划的巨大潜力和可行性。
高原开发区如果按面积来算,绝对是当前神州最大的开发区了。整个高原的面积就过千万平方,本身难以生存,承载人口不算太多,但是结合住高原之下的这片丝带平原,便足以形成一个有规模的开发区了。
这个开发区将成为神州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