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见状,使着双刀来战哪吒。哪吒转身接住了吴龙厮杀起来。杨戬在旁边取出照妖鉴一照,看到吴龙原来是一条蜈蚣。哪吒和杨戬联手与吴龙展开激战。吴龙自知不敌便趁机逃走。
哪吒登着风火正要追赶,杨戬对哪吒说:“道兄不要追他,让我去追!”哪吒听了,便停住了风火轮,让杨戬骑着马追去。吴龙看到杨戬赶来,立即现出原形,从马脚下卷起一阵黑雾,把自己隐藏起来。
吴龙隐藏在浓郁的黑雾中偷袭杨戬。杨戬眼见这怪物飞来,随即摇身一变,化作一只五彩斑斓的雄鸡,飞进黑雾中,将蜈蚣啄成数段,又除掉了一个妖怪。姜子牙与众将敲着战鼓回营。
话说殷破败和雷开与众将亲眼目睹了今日对战的情景,不由笑说:“国家动荡,妖孽四起。今日我们两员副将,竟然都是白蛇、蜈蚣这样的妖怪成精,来这里迷惑人心。这可不是好消息!我们不如进营与主将商议对策。”
于是他们走进营地,只见袁洪在中军帐中闷坐。当他们走到帐前参拜时,袁洪感到有些尴尬,便说:“我竟不知常昊、吴龙是两个妖怪,几乎被他们误了大事。”
众将说:“姜子牙是昆仑山道德之士,麾下又有众多门人相随,估计我们的兵力无法守住此地,请元帅早定大计,或战或守,可以预先谋划。否则,一旦临期再行动,恐怕就来不及了。眼见我们的兵力微薄,无力抵抗,依我们的愚见,不如退兵,坚守城都,再设想防御之法,以消磨他们的士气。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不知元帅觉得怎么样呢?”
袁洪说:“参军所言错了!我奉命守住这里,就以这里为重。现在舍弃此地不守,反而退回城都拒敌,这是‘在门口抵挡敌人’,没有不失败的道理。如今姜尚虽有辅佐之人,但是他们深入重地,也不能施展武力。看我在这里攻破敌人,我自有妙策,诸位不要多说。”说完各自回帐。
鲁仁杰与殷成秀商议:“眼下的时局我们都看得很清楚,料想成汤的天下最终属于西岐。况且如今朝廷不明事理,胡乱用妖怪为将,哪里会有成功的道理。但我与贤弟受国家厚恩已经几代了,怎么可以不尽忠于国家呢;然而即便是死,也须是死在朝歌,以尽我们的忠义。我们不能枉死在这里,与这些妖孽一同腐朽。不如趁机请求任务,回去朝歌就不再返回这里了!”两人就这样议定好了。
这时正好总督粮储官上帐来禀报袁洪:“军中只有五百行粮,不够支用,特来禀告元帅定夺。”袁洪命令军政司写奏本,往朝歌催粮。旁边鲁仁杰站出来说:“末将愿意前往。”袁洪同意了。于是鲁仁杰领了命令回朝歌去催粮了。
再说朝歌城来了一个异人,身高数丈,力大无穷,能在陆地上行舟。他一顿饭能吃一头牛,用一根排扒木作为兵器。他姓邬名文化。此人揭了招贤榜投军。朝廷差官送邬文化到孟津营中听用。他来到辕门边守卫将士向他禀报了袁洪。袁洪命令:“令他进来。”
邬文化同差官一起到中军帐中拜见袁洪。袁洪看到他非同寻常,身体高大强壮犹如金刚一般顶天立地确实惊人。袁洪说:“将军前来必定怀有妙策。现在你有何计策可以用来击退周兵呢?”
邬文化回答:“末将只是一勇之夫受圣旨之命前来元帅帐下听候调遣听凭元帅指挥。”
袁洪大喜过望:“将军前来必定能够建立大功何愁姜尚不能授首呢!”
在次日的清晨,邬文化来到中军帐,领了出战的命令。他拖着巨大的排扒木,步行来到周营。他的大喝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传话给那个叛逆的姜尚,早早到辕门来,洗净脖子,接受死亡的审判!”
子牙正在中军帐中。他突然听到战鼓的响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巨大的身影矗立在半空中。他惊讶地对众将领说:“哪里来的这么一个大汉?”众人一起观看,果然是一个巨大的身影,他们都惊呆了。正想询问,只见军政官急匆匆地报入中军帐来:“有一个大汉,口出狂言,请元帅定夺。”
龙须虎站出来说:“弟子愿往。”子牙同意了,但告诫他说:“你要小心!”于是,龙须虎领命出了营帐。
当邹文化低头往下看时,他突然大笑不止:“哪里来的一个虾精?”龙须虎抬头看着他,邬文化大声说:“周营里来的这是什么东西?”
龙须虎大怒,回答说:“你好大的口气!把我当作什么东西!我是姜元帅的第二门徒龙须虎。”
邬文化笑着说:“你是一个畜生,完全没有人形,难道也是姜尚的门徒?”
龙须虎说:“你这个村夫,快报上名来,杀了你也好记在功劳簿上。”
邬文化大骂道:“你这个不知好歹的畜生!我是纣王御前袁元帅的麾下威武大将军邬文化!你快去叫姜尚来受死,饶你一命。”
龙须虎大怒,骂道:“现在奉命特来擒你,你还敢多言!”他挥手发出一石打去。邬文化用排扒木一挡,一排扒木打下来,龙须虎闪身躲开,排扒木的钉子打入土中三四尺深。邬文化急忙拽起钉扒时,又被龙须虎从大腿到腰间连打了七八石。当他转身时,又被打了五六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