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仲英有些不解地问:“哦?这是为什么?”
“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回到云顶峰后,他老人家看到山峰以北的天空都已经亮了起来,那无尽的黑暗已经彻底消失了,以后再也不用打打杀杀的,自然就不在乎失去武功了。”
“啊!这是真的吗?”
炀仪和上官等人几乎全都瞪大了眼睛,期盼地望着肖阳。
“是真的,是真的!我亲眼所见!北方的天空已经重见光明。”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
常乐和龙僷两人首先欢呼雀跃起来,其他人也高兴地相互紧紧拥抱。
“阿弥陀佛!老施主为守护苍生而奋战一生,真是叫人敬佩。”
“是啊......”众人附和。
肖阳问候道:“大师,你的伤看起来好多了。”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挂碍,这里的事情已了,我也该回到日昭寺了。”
“大师你为了降妖除魔力战那魔王,也失去了一身的神功本领,与麓王他老人家一样,也十分值得世人敬佩。稍后我会亲自安排得力人手护送大师回到日昭寺。”
“阿弥陀佛!有劳施主了。”
上官开心地说:“多谢肖阳大哥了,我正发愁如何把师兄安全地护送回日昭寺呢。这里的事虽了了,但天下诸多不平事,还望肖阳大哥鼎立相助才是。”
“上官女侠开口,我摩天教岂有不应之理。走时天争教主特意交代让我多带人马,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我手中有四千教中精英弟子,只等队长你一声令下。”
“好!”
于是三天后,炀仪和上官一行等七人策马向南。临行时众人回望,这里的营地已废弃了,肖阳带着剩余弟子向惜城进发。巴布达禅也在其中,有肖阳帮忙护送,炀仪他们才会放心南行。此去向南不为别的,猛龙过江,直取华山巅,是也。
常乐一边走一边问:“大姐,就凭我们七个人,就直接上山吗?”
“怎么?你怕了?”
“我怕什么,什么大阵仗我没见过。上了华山,小爷我首先会一会他们的大掌教。”
龙僷打断了他:“没羞没臊,你又吹牛了。”
“我哪里是在吹牛,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我大哥在嘛。”
“哼,你就喜欢吹牛!到最后还不是要靠让炀仪大哥来帮你善后,现在的炀仪大哥,可比之前还要厉害。哦,对了!那天在山洞里,他一下子变得厉害了很多,看来日昭寺的赞普丈室和赞布禅师说得很对,炀仪大哥果然极有慧根机缘。”
“哦?这怎么讲啊?”
常乐这么一问,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龙僷知道,大家都在等着她的答案。
此时,龙僷却诧异地反问道:“上官姐姐,难道那日你没看到吗?”
见上官云怡摇头,龙僷这才讲起来。那日在纪砝古庙结界内大战帝幽,炀仪虽然使出全力但仍然不是帝幽的对手。最后关头,就在炀仪要落败之时,石台上其中一面纪砝禁令发出了一道光芒,并不断照到炀仪的身上,结果炀仪突然反败为胜击败了帝幽。龙僷说,这一枚纪砝禁令与其它四面长得不同,而且处在正金位佑天剑的前方,那一定就是赞普丈室和赞布禅师提到过的金刚橛。所以她才说,炀仪极有慧根佛缘。
其实那日之后,炀仪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本来自己要彻底败给帝幽了,却突然精神一振,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这才顺利使出了亢龙有悔的最后一击。今日听龙僷所讲,当日自己在危机时刻,应该是金刚橛感应到了他发出的顿念,两者一定是产生了某种共鸣,这才得到了金刚橛的鼎力相助。看来打败帝幽的并非是自己,而是创立日昭寺的首任丈室毗卢大禅师,他所留下来的法器金刚橛,才是致胜的法宝。
八九天的策马扬帆,七人已越过了大河。又赶了四天的路,距离华山已经不远了。这一天,瑶茉的精英探报人员找到他们,说肖阳大哥正率领四千弟子赶来,他们也在前三日渡过了大河。玥杨城方面,丐帮洪森帮主已率领五百弟子到达华山北侧。还有从擒城出发的一千人,由彭强队长率领也渡过了大河,不日便能和丐帮汇合。不过还有一路人马正从南方赶来,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不知是敌是友。他们不避耳目,虽然发现了有人在监视他们,但却并不理会。
上官想了想,眼下盟城已被合围,即使能派出救兵也不会只派三四百人。况且她们要围攻华山的消息只有少数人知道,上官云怡确信不管是哪一路人马,也绝对不会走漏消息,更不可能会出现内奸。因此,上官认为一定是友军。七人好好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大家向东南出发,到了午时走出密林,已能仰望华山了。
张祯山大声说:“看,前面就是华山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能到达。”
常乐嚷嚷着:“干脆,我们现在就杀上去。”
龙僷提醒:“你傻呀,没听上官姐姐说吗,人家还有四五千弟子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