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点头如捣蒜,李新民很满意,他才不相信,陈平安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要是不知道,何苦求到他这边来?
不过,这种态度,才是求人的样子,而李新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平安呐,不是我不帮你,你最好能自己挺住一段时间……”
李新民主动的给陈平安倒了一杯茶,还给他递了根烟,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这次,厂里的一把手发飙,针对的又不只是陈平安,要是能把厂长整倒了,那也是李新民想要看到的。
陈平安只要忍住一段时间,他再出手把陈平安捞起来,就可以平白少了厂长这个老对手,那多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后台,入驻轧钢厂的指导组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指导组这个后台没有到来之前,他也不是杨书记这个一把手的对手啊,对方没针对他他都该松口气的。
“领导,你这是让我忍辱负重啊。”
陈平安往沙发上一靠,都没接李新民递过来的烟,心想这老小子,心思还真是多呀。
陈平安如果单纯只是李新民的下属,那对方要求他忍辱负重,他没有反抗的余地。
但是陈平安现在手里的资源不少,和李新民是合作关系,没必要非要听他的安排。
这前恭后据的态度,也是让李新民一愣,手里的烟顺手就放进了自己嘴里,一点不觉得尴尬,反而笑了一下。
“你小子,是一点亏都不想吃啊,看来你是早有应对方法了呀。”
还真是被李新民说对了,陈平安来这一趟,原本想要偷偷懒,低调一点,让李新民保他一手的,没想到这老小子想法太多,那他只能靠自己了了。
“我凭啥呀吃亏?”
“觉得吃亏是福,那就有吃不完的亏!”
别人都靠不住,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书记就是轧钢厂的一把手,现在又是版本T0,面对他的发难,陈平安想要再内部反抗,那是很难的。
好在,不仅仅是李新民有外援,他陈平安也有外援!
不过,和李新民不一样的是,陈平安可不搞李新民拜码头的那一套,他要靠自己的实力让人保他。
轧钢厂的保密车间里,陈平安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精锻机,已经进入试生产的阶段了,全车间的人,都激动的期待着精锻机的效果。
“陈平安同志,你知道嘛,如果咱们的这个精锻机能达到生产要求,这将会是全国第一台!”
“这对我国的国防事业来说,可是一次质的飞跃呀!”
陈平安是知道结果必然可以的,所以不怎么激动,最激动的要属负责整个车间的谢工了。
没人比他更清楚,自主制造的精锻机的意义了。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都讲烂了。
如今,对国家来说,周边的形势并不乐观。
不管是南边还是北边,形势都非常严峻。
虽然国家这时候上下一心,有信心面对任何来犯之敌,但是每次战争的胜利,可都是军人们用命换来的。
在军事装备上,我军和一些强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不仅仅是战略武器层面,常规武器层面同样是。
63式107火箭炮,设计的很好,但是更多的是对生产工艺的妥协,如果有能力,国家又怎么会不想设计和制造打的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呢?
国家也在精锻机上发力过,只是被技术封锁的“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积累了很多失败经验以后,为了能让军队尽快装备更多火炮,只能大规模生产63式火箭炮让军队先用上。
“如果这次,你制造的精锻机能达成生产要求,我一定给你请功!”
激动的谢工,把陈平安的肩膀拍的梆梆响,不过,陈平安很满意谢工的承诺。
“那咱们可说好了啊!”
“我最近在厂里这日子可不好过,您可得多照应我啊。”
陈平安也不跟谢工客气,上次抓特务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这位谢工不简单啊,在上面很有能力。
有他罩着自己的话,就算是轧钢厂里,书记杨元庆也动不了他!
“哼,现在连厂里也不消停了是吧?!”
“你放心,有我在,没人能拿你怎么样!”
显然,谢工也不是不了解形势,不知道外面学生闹的欢呢。
他这种,搞了半辈子科学研究的人,不会轻易的被洗脑,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而且,相比内部,他们更担忧的是外部的危机,和国际安危存亡比起来,这些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谢工这种,也不会想到,这火还没完全燃烧起来,而且要烧十年吧。
好在,他是属于兵器研究院,军方的重要人才,轻易不会出事儿,要不陈平安怎么找他当靠山呢。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您老爷放心,我对自己制造的精锻机也有信心,一定能达到生产要求的!”
陈平安能这么快的设计制造出精锻机,还多亏了谢工给他的那些资料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