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小道上,一名青衫男子缓步走着,看似缓慢的步伐,倏忽已逾十米开外。
唐风步态安然,宛如山间云雾,不急不躁,悠然自得,步行看似无所用心,而神异之处却非同一般。
身后青峦绿水,动物跳跃嬉戏,前方田野广袤,茶树碧绿,一望无际。
此时一位老农正牵着一头老黄牛路过,唐风微笑着向老农点头示意,老农也微笑着回应。
唐风收敛步伐,老黄牛从身边悄然跑过。
片刻,唐风悄然回首,看到老农不紧不慢地走着,突然开口说道:“老人家,牛跑了。”
“没跑,还在!”
“为何不加快步伐,与你的牛一同前行?”
“这里是我和它的家,能走到哪里去,所以不用急!”
唐风听后默然不语,仿佛被老农的话触动了心弦。
唐风摇了摇头:“老人家,清风山这边还有人住吗?”
老农轻轻叹了口气,露出一口大黄牙。
“没什么人了,自从狐仙村和溪石镇合并后,这里就只剩下我们一帮老家伙在!”
“老人家在此生活多少年了?清风山上可还有人?”
老农呵斥了一下远处想闯入人家茶园的老黄牛,然后慢慢说道。
“我啊,自从逃难到这里,已经生活二十多年咯!山下虽少人烟。
但是清风山上却是有人,远近闻名的神医寻仙道长,就在山上居住。
他的三个弟子也在,还有很多道士都在山上呢!”
“小伙子再往那边走,可就到清风山脚了,那里可是有很多狐狸出没的,若想上山并非那么容易。”
“所以清风观尚在?”
老农摆了下手:“那当然在了,那可是清风仙人道场,谁敢毁掉,怕不是想惹众怒吧,道观还是很灵验的,若是能上山,可得多拜几下大仙。”
“哈哈,多谢老人家提醒。”唐风轻轻拱手作揖感谢。
老农一阵惊奇,这仪态,果然是城里人!
“走喽,小伙子自己小心点吧!”
“好,老人家慢走。”
老农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一把搂住冲来的老黄牛,慢慢往家里赶,一边走一边大笑。
“你这老牛,就知道你会回来!”
随后,唐风跟随记忆继续前行,看着周围的变迁,一阵诧异。
片刻后,唐风站在山脚下,看着前方,三十年过去了,如今上山的路居然有了石阶。
“三十三级台阶一循环,九重台阶,九个平台,寓意倒是不错。”
《黄帝内经·素问》有言:“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此九为阳数之极。
而“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极盛必衰,因此终于九。
唐风凝视片刻,拾级而上。
然而唐风明明是一步一台阶,给人却是一种漫步云端的感觉,仿佛他的每一步都踩在空气上,轻盈而飘逸。
石阶两旁的景色在不断变化,从开始的草地到密林,再到后来的山崖。
期间却是没有任何的狐狸出现,这让唐风稍微有些遗憾。
不知道狐小白和狐圆圆两个小家伙如何了,狐族奶奶又是否还在世。
到了熟悉的山腰,唐风看着面前的道观,神情却是凝重了起来。
入目是一片金碧辉煌的屋顶,道观外墙用青砖砌成,看上去古朴典雅。
道观的大门坚实厚重,雕刻着祥龙和瑞凤,神态威猛,仿佛在守护这座神圣的道观。
在大门两旁,站立着两尊石狮,石狮神态肃穆,仿佛在告诫信徒要保持敬畏之心。
房檐下的灯笼随风摇曳,映衬着门前的石狮子,显得庄重而神秘。
一步步走近道观,红墙金瓦、回廊曲径,从山水到花鸟,从祥云到龙凤,每个角落都有精心雕刻的图案。
庄严、古朴、肃穆以及豪华。
这便是唐风久久打量过后,对眼前这座熟悉又陌生的道观之感。
虽然方方面面都很气派精致,独具匠心,但……好像没有了当初的感觉!
那时候,清风观还是唐风用土系魔法和木系魔法建造的小道观。
除了大殿比较宏伟外,其余地方跟普通的宅院没什么区别。
不是很气派,但是却很和谐、自然。
时光荏苒,不过才三十年光阴,然而初时之感,已大半消散。
“这位信士,可是前来上香祈福的?”
这时,一名道士打扮之人见得唐风,立即前来接待。
唐风点了点头,道:“正是。”
道士露出了一个标准的微笑,颌首说道:“请随我来。”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雄伟的大殿,殿内供奉着各路神仙。
大殿的四周,香烟缭绕,钟声悠扬,使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净化。
但是此时却无法净化唐风内心的惆怅,果然时间会改变一切。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从秦至今,一切都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唐风简单上了一炷香后,没有多做停留,也没有什么表示,转而慢慢走出了大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