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攥紧拳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没错,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新兴大国来说,掌握核心科技,掌控产业的命脉,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没有碳纤维,兔子的工业摆脱不了人家的羁绊,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头亦步亦趋。
而有了它,我们就能挺直腰杆,迈开大步,向着"制造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想到这里,赵阳的斗志更加昂扬了
他拿起电话,噼里啪啦地按下一串号码:
"喂,老马啊?我是赵阳,对,是我!有件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你看你那个复材所,最近有空没?"
电话那头,马所长闻言,顿时来了兴致。
作为一个地道的材料人,他怎能不知道碳纤维的重要性?
这玩意儿,那可是复合材料领域的"皇冠明珠",谁要能率先搞定,谁就能在新材料领域独占鳌头!
更何况,这次居然是赵大校亲自来电,还能有假?
"赵工,您说什么时候?我马上给您腾实验室!"马所长兴奋得语无伦次,连声答应。
就这样,一通电话打完,赵阳便火速前往复材所,准备大干一场。
到了那边,果不其然,马所长早已在门口候着,笑容满面,热情似火。
"赵工,您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他连连作揖,恭恭敬敬地将赵阳迎进了所里。
里面,一水儿的实验仪器整齐排列,品类齐全,应有尽有。
角落里,几台崭新的碳化炉正冒着热气,旁边,几个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正在来回忙碌。
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马所长下了血本,要在碳纤维上狠下功夫了!
"来,赵工,您坐!"马所长热情地招呼着,给赵阳倒了杯热茶,"您这次来,是要谈什么项目?尽管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赵阳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
他从兜里掏出那份材料配方,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化学式,慢条斯理地说:
"马所,你看这个, 这可是高分子复合材料,里头还大量用到了碳纤维!"
马所长凑上前去,仔细端详。
随着他越看越仔细,两眼也越瞪越大,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真,真有这种配方?PAN 基原丝,温度 1000 度以上烧结,再在 2000 多度石墨化?"
他喃喃自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别说他了,就连赵阳,也被这工艺给镇住了。
要知道,想要得到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可不是说烧就烧的!
首先,得用聚丙烯腈纤维做原料,经过氧化预处理后,再放到高温炉里烧结碳化。
可就这两步,都不知道有多少门道!
前者要严格控制拉伸力和氧化温度,否则,纤维就太脆,后面碳化不了;
后者更是门槛极高,1000 多摄氏度的高温,一般的材料,恐怕连渣都不剩!
就冲这两点,想在短时间内搞定,恐怕比登天还难!
更别提后面的石墨化了,光高温炉的耐热内衬,就够科研人员喝一壶的
没个两三年,别指望能出成果!
可现在好了,有了这份材料配方,完整的制备工艺都给列出来了,直接照方抓药,十拿九稳
"当真是无价之宝啊!"马所长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握住赵阳的手,"赵工,这下子咱们的碳
纤维,有望一举赶超世界水平了!"
"那是自然!"赵阳笑着点点头,志得意满。
有了金手指这尊大佛,还愁搞不定尖端技术?
"来,咱们赶紧落实,争取早日实现碳纤维的国产化!"
他一拍桌子,当即拍板。
接下来的日子,复材所里热火朝天,一片忙碌景象。
马所长亲自挂帅,召集了一帮技术尖子,组成了碳纤维攻关小组。
大伙儿天天泡在实验室里,舍生忘死,夜以继日。
赵阳更是马不停蹄,经常通宵达旦,跟大伙一起搞研究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成果接二连三:
聚丙烯腈基原丝,拉伸强度提高了 30%。
1300℃碳化炉,一次合格率高达 95%。
2500℃石墨化炉,也已研制成功,指日可待。
看到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进展,马所长和大伙儿无不兴高采烈
而赵阳,也在暗暗给自己点赞。
有了这份"逆天"的材料配方,再加上大伙儿的通力合作,没想到,这碳纤维,这么快就要成为现实了!。
"小赵,你看,咱们是不是该考虑批量生产的事了?"一天,马所长忽然问道。
赵阳闻言,不禁一怔。
是啊,样品是搞出来了,可离投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别的不说,就说后处理吧,纤维表面的浸润 上浆,一个个都是技术活,没有成熟的设备工艺,根本不可能量产!
更别提那织布裁剪了,手工操作,一天也就那么点儿,指望它供货造飞机?做梦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