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大坝,截断黄河水流。
在丰水期利用大坝蓄水,在枯水期利用大坝放水。
如此便能基本控制黄河的流量。
这样只需要控制好了大坝,便基本可以让黄河的灾难降低到最低。
若再遇到黄河泛滥的情况,只需要在黄河上游蓄水即可,即便河南暴雨再怎么大,也很难垮了堤坝。
可这些。
在庆皇以及兄弟三人听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截断黄河,这并不现实。
秦风无比严肃。
“父皇,辽地拥有兴建黄河上游大坝的信心!”
秦风相当自信。
“只不过单单一座大坝,怕是不成,得在黄河上游多修几座,如此基本可以保证黄河无虞!”
兴许辽人并不懂水利。
但却懂得物理。
而且基建能力也正在猛增,设计修建几座黄河大坝,除了耗费人力物力之外,并非难事儿。
庆皇想到辽地有的一切,也逐渐信了秦风的话。
多修建几处大坝,那么的确有可能彻底束缚住黄河。
让它水多水就多。
让它水少水就少。
而且也能更大程度的保证运河两岸的安全。
“就算建好,朝廷得派遣卫所驻兵,后续维护怕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庆皇思考的明显更长远。
连后续的维护,都考虑上了。
其中最有效的办法。
自然就是直接派遣卫所兵。
秦风拱手。
“自古以来,掘毁堤坝用于攻城者数不胜数,秦灭六国时,魏国大梁城是天下间一等一的雄城,难以攻破。”
“秦国大将便挖开了黄河以及鸿沟的水,让大梁城周边彻底变成泽国。”
“后来又有关公水淹七军,后世人多有效仿。”
“铸堤千日,毁堤一时。”
秦风很清楚。
在这片土地上,打仗从来不是什么两军正面去杀个生死。
而是用无数种最为恶毒的手段!
如火攻,火烧连营。
如水攻,水淹七军。
至于毁掉井水,往河水上游投毒投尸体之事,更多数不胜数。
总之。
一旦开打,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公平道义可讲,无所不用其极。
黄河毁坏至此。
也跟这群人故意毁坏有关。
庆皇怕的,就是守堤卫兵守不住堤坝,最后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
这考虑。
不可谓不长远。
“父皇,儿臣觉得大坝建成之后,可在上面立一块碑。”
“毁长城大坝者,天下共诛之!”
庆皇听此,不免点了点头。
“虽有诅咒之嫌,但也是个法子。”
天下共诛之怕是不太可能。
但是黄河两岸百姓共诛之,那是必然的事儿。
庆皇已有所动摇。
后顾既然考虑到了,那么也该琢磨这黄河大坝,究竟该不该修。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修建黄河大坝,得需多少钱?”
秦风伸出了两根手指。
“再加两百万两?朝廷还是能出得起。”
庆皇点了点头,觉得还是可以的。
“父皇,儿臣说的是两千万两。”
秦风话落,谨身殿内鸦雀无声。
许久后,庆皇方才开口。
“咱修了万里长城,也就用了两千万两银子。”
庆皇说得相当凝重。
若非清楚秦风不至于在事情上说谎,就算是庆皇,怕是都觉得秦风在蒙骗他。
秦风拱手。
“可父皇每年花在长城上的钱,至少也要三五百万两的银子,而且这难以估算。”
“若黄河大坝修缮完毕,黄河两岸再无水患,粮食产量必然能够提升,朝廷的税收也将随之提升,而且还造福黄河两岸百姓。”
秦风说到此处,庆皇明显沉默了。
理的确是这么个理。
若黄河两岸无水患,两岸的税收至少能多收上来三分之一。
那是一笔不晓得数目。
去年朝廷收上来的田赋,在三千万石粮食!
若按照市价折算。
大概是两千万两银子左右。
可算根本不是这么算的。
收上来三千万石粮食,基本都存放在地方各仓内。
若都运送到京都来,那路途上的损耗就无比惊人了。
哪怕利用大运河,能将沿途损耗降低到最低,但折损仍旧相当可怕。
田赋。
仍旧是大庆税收最为关键的一头。
也是封建皇朝的命脉所在。
“若修建了这几处大坝,朝廷怕是几年都无余力做其他事儿。”
“真遇到什么意外,也必将捉襟见肘。”
庆皇顾虑重重。
朝廷税收是有三千万石粮食。
可朝堂还养着那么多人。
光发给官吏们的粮食,基本就占据了快十分之一了。
而且还有要发给卫所兵的粮食。
卫所骑兵每年二十四石。
步兵十二石。
大庆上下,目前最关键的硬通货。
还是粮食!
因为人太多,粮食太少,必须得朝廷计算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