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这是祖将军给你的信!"焦强把信递过去,说道。
顾将军脸上有些不悦。前番,李道松不是才送来一封么,这才过多久,焦强又送来,祖将军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顾将军心里有些不爽,但是不好发作,于是把信接过去。他打开一看,大为震惊,只见书信上赫然写着:"若不遵命行事,定屡斩不饶!"
短短几行字,透露着祖将军十分不满意,看来他一定是很生气了。
"好吧,我这就派刺探出城打探消息。"顾将军说道。
正当他呼唤传令兵的时候,一个士兵跌跌撞撞闯进来了,半跪在地,声音颤抖道:"将军,北面突然火光通天,看来有大军前来进犯了。"
"啊。"顾将军不由惊叫,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叫声惊呆了。
"快,随我去城楼上察看。"
他说罢,快步出门了,身后的人赶紧跟上去。
不一会儿,众人便到城楼上。
顾将军望着北面天空,一声长叹,道:"悔恨不听祖将军之言,毫无备战的准备。"
他一脸懊悔的看向杜将军:"都怪我不听从你的建议,才有今日之祸!"
"哎......"杜将军也是一声长叹,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将军,现在如何叹息,都是没有用的了,赶紧把所有士兵召集起来,准备御敌。"焦强提醒道。
"对,誓死守住义州,与城池共存亡。"顾将军回过神来,说道。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即使是在深夜,城中的将士纷纷朝城墙涌来,列好方阵,随时做好决斗的准备。
好在他虽然不派刺探外出侦查,但是还好,已经命令士兵在城墙之上准备了很多滚石,擂木,在守城方面至少也做了一点功课。
夜间寒风呼啸,旌旗招展。顾将军伫立在城楼之上,目不转睛盯着前方。
只见远处的火光通红,越来越亮了,不一会儿,就看到先头部队的士兵举着火把,向义州城行军而来。
士兵越来越多,仿佛流水般,源源不断。
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气,他们知道清军来攻,没想到的是,清军连夜来袭,这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将军,我们要不要一鼓作气,攻下义州城?"清军中,一旁的副将面向济尔哈朗,问道。
郑亲王有些心动,毕竟,现在进攻,他可是有八成的把握攻下义州城的,这可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但是他还是被自己的理智给说服了。
他派兵前去请示皇太极。
听完报告后,皇太极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向着旁边的和广问道:"爱卿,您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皇上,我们继续贯彻方针,坚决围城打援?"和广道。
"这个固然是好计策,但是,义州是座小城,易攻难守,而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我们只有尽快攻占,方能占得先机。"皇太极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皇上,您说的有道理,臣愚钝。"和广微微低着头,道。
"您不必如此说,大家的意见都很重要。"
"皇上,既然如此,今夜进攻,还是等到天亮?"士兵焦急的问道。
“先让大军就地围城,顺便休整,明早一亮,便全力攻城。”
"得令。"那士兵退去了。
"郑亲王,皇上让咱们先围城,明早进攻。"士兵小跑到济尔哈朗跟前,汇报道。
"知道了。"
"快把城池包围起来,明日一早,就开始进攻。"
于是,清军先头部队把宜州城围个水泄不通。
城楼这上,众人还在观察清军的动向。
"顾将军,你看,清军这是在围城了,我的建议是,趁着清军的先头部队立足未稳,尚在疲劳之时,挑选城中的精壮士兵,出城,一鼓作气,消灭他们,绝对可以取得胜利。"焦强说道。
"将军不可,清军历来凶悍,即使他们劳师远征,但是,战斗力仍然不能小视,我们还是死守城池,以静制动,方能立于不败。"
"那样的话,只有死路一条。"焦毫不客气指出来。
"顾将军是这里的主将,还是让他拿主意吧,有什么好争执?"杜将军说道。
顾将军看着城下洋洋大军,半晌,道,"还是坚守为上策。"
既然如此,大家就坚守吧。
济尔哈朗看着义州城上火光,道:"你们看,明军全部到城楼上了,传令下去,加强巡逻,以防明军偷袭。"
"是。"传令兵应声而出。
......
"将军,大事不好了,有急事禀报!"祖将军门外,一个士兵汇报道。
房间里没有传来声音。
那士兵推开门,直接冲了进去。
"你这是干嘛,能不能让我睡个安稳觉了?"将军抱怨道。
"将军,不是不让您睡觉,实在是情况紧急,需要当面向您汇报。"士兵跪在地面上,道。
"清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义州城,围住了城池。"士兵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