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陆鸣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是褚玄镜在练剑。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却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陆鸣走到院子的另一侧坐下,静静地看着褚玄镜舞剑的身影。
剑光如水,舞动间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陆鸣看着褚玄镜的身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他知道,自己在剑术上虽然也有所造诣,但与褚玄镜相比,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过了一会儿,褚玄镜练完了剑,走到陆鸣身边坐下。他看着陆鸣手中的竹简,微微一笑问道:“怎么,又在修订你的启蒙读物了?”
陆鸣点了点头,将竹简递给了褚玄镜:“你也看看,我根据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见闻,对这两本书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褚玄镜接过竹简,随手翻了几页,然后停下了动作。他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对着陆鸣说道:“你的修改很有见地。这些启蒙读物虽然已经流传千古,但每个人的理解和领悟都有所不同。你的修改,不仅丰富了它们的内涵,也使得它们更加贴近实际,更容易为孩子们所理解。”
陆鸣听了褚玄镜的评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朋友的肯定,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笑着说道:“玄镜,你过奖了。我也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实践经验,对它们进行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修改而已。”
两人相视而笑,然后又开始聊起了村里的事情。他们谈论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探讨着如何让他们在这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们的谈话深入而热烈,仿佛要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都倾诉出来。
夜色渐深,两人的谈话声也渐渐低了下来。他们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们去迎接。但今晚,他们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宁静和友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鸣和褚玄镜开始了对村里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他们不仅教授孩子们《千字文》和《三字经》等经典篇章,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孩子们讲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陆鸣和褚玄镜一起走进了村子的祠堂。祠堂内古朴庄重,香火缭绕,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
祠堂的一角摆放着几张破旧的课桌,上面散落着几本残破的书籍和一些简陋的文具。陆鸣走到其中一张课桌旁坐下,开始整理那些书籍和文具。他的动作虽然有些笨拙,但却透露出一种从容和淡定。
褚玄镜则走到另一张课桌旁坐下,从怀中掏出一支精致的毛笔和一块磨墨的石板。他开始细心地研墨,笔尖在墨水上轻轻滑过,留下一道道优雅的痕迹。
两人虽然没有说话,但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默契。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越了言语的界限,成为了一种心灵的相通。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陆续来到了祠堂。他们有的穿着破旧的衣服,有的则光着小脚丫,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
陆鸣看着孩子们,眼中闪过一丝温暖和欣慰。他开始用那支有些陈旧的毛笔在黑板上写字,字迹虽然不够工整,但却充满了力量和韵律。
“同学们,早上好!”陆鸣用洪亮的声音向孩子们打招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群孩子打断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回答陆鸣提出的问题。陆鸣微笑着看着他们,一个个点了点头,然后叫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名字。
那个孩子站起来,有些紧张地看着陆鸣。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老师,我们要学习的是……”
陆鸣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个孩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是缺乏自信而已。于是,他鼓励地看着那个孩子说道:“很好,你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所知道的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内容。”
那个孩子听了陆鸣的鼓励,立刻变得自信起来。他开始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虽然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但已经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陆鸣听着他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然后转向其他孩子说道:“你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记住,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孩子们听了陆鸣的话,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和可能。
而在这个过程中,褚玄镜始终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着。他看到了陆鸣如何用心地教导孩子们,也看到了孩子们如何在陆鸣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和感慨。
他知道,陆鸣和他之间的友谊不仅仅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上,更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他们的友谊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