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唯做枣糕的时候,就有意识的让赵奶奶和赵华跟着学,赵奶奶有蒸包子的经验,学的快,蒸出来的枣糕也差不多。
就是她年纪大了,蒸这么多笼,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田小娟倒是能帮忙,不过她一贯不喜欢宋晓唯,虽然能挣钱,心里还是不愿意。
赵奶奶找她骂了一顿,这才让她安分下来。
宋晓唯还奇怪,以往赵奶奶没少骂田小娟,怎么这次她这么听话。
后来才知道,赵奶奶告诉她,要是不帮着干活,以后赚了钱买肉什么的,没她的份。
更严重的,要是她敢把这赚钱的门道说出去,赵家要给她赶回娘家。
田小娟都40多岁了,虽然因为没生出儿子,平时不受待见,但赵家也没缺过她吃,没缺过穿。
赵奶奶更不像那狠心的婆婆,虐待她。
要是被赶回娘家,她的日子可不好过,她爹娘都老了,现在都要靠唯一的儿子养着,可管不了她这个外嫁女。
第二天,宋晓唯和赵巧贾思思一起回了学校,目前她们的任务还是学习。
现在正是农闲时候,徐涛卖了半个月枣糕,每天都能赚个20元。
宋晓唯还给他提建议,摸清各种厂子上下班时间,工人工资多,舍得花钱。
周五学生放学,也总有些有钱家长愿意给孩子买吃的。
徐涛尝到甜头,让家里多蒸了点枣糕,凭着他和赵卫党跑的勤快,赚的更多了。
一个月下来,一共赚了800多。
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很多人也开始卖枣糕,甚至其他各种糕点。
味道上差不多,价格却比赵家的更便宜,这让徐涛急得不行。
宋晓唯看赚了不少钱,提出要做新种类水晶糕,里面加桂花、红豆等各种能吃的东西。
制作方法也挺简单,主要用到土豆淀粉,做出来好吃又好看。
水晶糕的价格稍微贵了一点,但比枣糕更受欢迎,它外表晶莹剔透,里面加的桂花添了点颜色和香气。
就是拿去送礼,也很有面子。
中秋节很快到了,在这前几天,赵家凭着水晶糕大赚一笔。
过了节,赵奶奶就想着要盖房子了,家里孩子大了,房间不够用了。
徐涛和赵华一家人住的是原本的杂货屋,赵巧和宋晓唯住一间屋子。
赵奶奶准备再盖3间,两间给徐涛一家住,另外一间给宋晓唯,顺便再把其他屋子修一下。
时间太久了,这屋子经常漏水,用泥巴糊住也不管用,该漏还是漏。
赵奶奶动作很快,趁着没到农忙的时候,找了村里的人,帮忙盖房子。
总共只用了15天,花了100多块。
宋晓唯走在村子,没少听到其他人议论,都是说赵家发达了之类的。
徐涛之前卖糕点的时候,难免有队上的人认了出来,这么一算账,都知道她家赚的多。
比起贾家也是不差多少了。
赵家因为有钱了,赵奶奶也舍得买肉做给一家人吃,连宋晓唯都胖了一些。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又是两年,这两年,赵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凭借着卖糕点,赵家攒下来不少钱,赵奶奶也不是个死抠的,每个月都会拿出50。
徐涛一家占五成,毕竟他们出力最多,宋晓唯和赵巧经常帮忙,剩下的平分。
赵卫党没有什么另外的花销,不需要分,田小娟则是怕她乱花,赵奶奶额外每个月给她5元,多了没有。
即使这样,也没人有意见,赵奶奶能攒住钱,是好事,她只有这三个孙女,总不能把钱给别人?
最后还不是要分给她们,只是早晚的事情。
宋晓唯不是乱花钱的人,把自己收到的钱都攒了起来,除了买书,也没有别的花钱的地方。
刚过完年,贾父出事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一切都和剧情里的一样,田小娟在众人面前公布了事实,眼看着赵家有钱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要吃苦,她是怎么也忍不了的。
当时贾思思正在和赵巧诉苦,她成绩不好,原本毕业了就要嫁人的。
贾父贾母给她找的也是熟人家的孩子,没想到,这时候出了这种事,婚自然是结不成了。
但贾母也没想过要用她换钱,都是村里人胡乱猜测的。
田小娟不敢赌,直接就对贾思思说了真相。
“思思,我才是你亲妈,当初在医院,你和和敏抱错了。”田小娟看贾思思要回家,急忙拉住她。
生怕她一回去,就被贾家人嫁了。
“你说什么,婶子你发什么疯,我是我妈的女儿。”贾思思一脸懵。
她还是不相信,毕竟从小她就讨厌田小娟,觉得她疯疯癫癫的,说不定她这是傻了?
“思思,妈没骗你,你真是妈的女儿,可怜我的孩子,从小离了我,现在还要跟着贾家受罪。”田小娟抱着贾思思痛哭。
宋晓唯站在屋子里,透着窗户往外看,心里嘲讽:前面贾思思十几年那么享福,现在贾家出了事,就因为怕她要吃苦,想把她换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