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乔方决定采取行动,试图阻止吴亚美的崛起。
尤其是最近,有一个国际大型的脑外科交流会。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这个会议上,能够参加的医生,那绝对是国际一流的医生啊!
这样的盛会,对每一个医生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
然而,令人兴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他们医院只分配到了五个参会名额。
这意味着,只有五位幸运儿能够代表医院参加这次重要的交流会。
而谁能拿到这个宝贵的名额,将不仅仅赢得国际上大牌医生们的认可,更有可能获得医院内下一次职称评定的加分。
如果再拿出一篇震撼人心的论文,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一举成名了。
乔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理所当然地给自己预留了一个名额。
毕竟,以他在医院里的威望和地位,没有人敢对此提出异议。
但问题来了,剩下的四个名额成了全院瞩目的焦点,每个科室的医生都渴望着抢到这个珍贵的机会。
乔方的鬼主意开始打转,他要把这四个名额给谁呢?
只要不是吴亚美就行。
周一例会,乔方在会上强调说:
“我想大家的消息都很灵通,知道在这个月底,有一个国际大型的交流会,那么咱们医院呢,要派专家团参会,共有4个名额给大家,这4个名额给谁,不给谁,我说了也不算,咱们按实力说话。
参会者都要提交自己的科研论文,谁的论文有水平,谁去参会。
这个是最公平最合理的一个标准,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吧?”
“没意见,没意见!”
总有拍马屁的人,在积极地响应着乔方的发言。
吴亚美安静地坐着,沉静的就像一湖平静的水,她在单位,向来都是看透不说透,少说多做的人。
她什么都明白,她不屑于与他们竞争什么。
坐在吴亚美一旁的女医生,名字叫萧秀。
她用胳膊肘捣了捣吴亚美,低声说道:“非你莫属!”
吴亚美用一根手指头放在嘴边,“嘘嘘”了两声,暗示她不要乱讲。
萧秀笑嘻嘻的,她是住院医师,但来医院比吴亚美还早,至今为止,她还没有机会晋升职位。
吴亚美来了医院以后,她和吴亚美一个团队,她表面上很敬佩吴亚美,暗地里又嫉妒吴亚美。
她大多是笑里藏刀。
这个人并不实诚,吴亚美对她早就看明白了。
但都是同事,吴亚美对谁都是一个态度,和谐相处,跟谁都不拉近关系,跟谁也不站队,她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些内斗,她从不参与,也从不在乎。
至于职称,给她,不给她,她都无所谓。
她要的不是名誉,不是个人职称,教授也好,不是教授也好,她无所谓。
她只追求医术上的精益求精,她只在乎她把病人的病治疗好了。
每一场手术,她都能顺利成功的完成,让那些生病的人,都能看到生活的光明。
除了萧秀,吴亚美的团队里,还有几个男医生,孙阳,项白,华松,李辰,加上吴亚美,他们是六个人。
而另外一个团队的领头人,叫董勇,他也是副主任医师,他下属的同事是欧雷等六人。
神经外科这两大团队,共有12名医生。
除这两大团队外,还有已经退休,又返聘回来的1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
这位老主任年龄70多岁,他只坐门诊,不再做手术了。
加上科室主任乔方,共14名医生。
吴亚美在这里工作已经一年的时间了,她跟他们也都算熟悉了。
她一进医院,就定职称为副主任医师,这在当时,就被人议论纷纷,有些人不太服气,认为她有家庭的背景关系,才会一来医院就定了高职称。
吴亚美面对他人的质疑,没反抗,没闹心,更没有对同事表示出来敌意,她不温不火,装聋作哑,一心扑在工作上。
她一年来,用她的实力证明了她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台又一台的手术做下来,她的能力让质疑她的人心服口服,可是呢,依然有那么小缀人,却怀着嫉妒,对她不阴不阳的,依然有着不小的敌意。
乔方在会议上,又一次强调说:
“在一周之内,必须交上论文,不交者,自然代表着你是主动弃权。
大家不是小学生了,我不会像班主任一样催你们去写论文,搞研究。
所以呢,这事,全靠大家的自觉性。
我先提前讲好了,我们依旧执行一贯的原则,就是过期不候。
毕竟到月底还有10天,时间很紧张,大家要晓得这个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我只讲一遍,后面呢,你千万不要哭鼻子抹眼泪的求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我告诉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给自己的,不是我给你们的,千万别来求我,求你们自己就行啊!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勤能补拙,自古都是这个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