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晴空万里,马上就天昏地暗,狂风暴雨。
这样天气,只适合临窗品茶听雨。
我和三舅到了‘逸境轩’茶楼,选了一个临窗户雅间。
我们点了一壶‘碧螺春’,外加两个果盘,就开始了闲谈茶叙。
我们师徒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安静享受悠闲时光了。
茶上桌后,我给三舅斟了一杯茶,我自己也斟了一杯,我们临床听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一边喝茶,一边望向三舅。
只听三舅缓缓说道:“当年,我离开家乡,开启四海为家的生活,走到青城山时候,遇到了喜真道长,道长见我聪慧勤快,就收留了我。”
喜真道长为人宽厚,乐善好施,我跟着他学道悟道,云游四方,学到了一身本领。
五年后,师傅说我颇有慧根,已经学得了道术精髓,可以独立执业了。
我就辞别了恩师,开启四海云游的日子。
后来在洛城遇到几位先贤,大家一起谈天说地,坐而论道,有共同语言。
我就在洛城扎根了。这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
但是,万事开头难啊,一开始的时候,想找个地方开场布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比如我也曾经到过四川,山西,陕西,苏杭一带,周游四方,那时候想找个落脚地,都要先拜码头。
每个地方码头不一样,有的是要你钱财,有的是要你入会,有的甚至想要你命。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就这么多蛋糕,那个时代,你抢了别人的蛋糕,别人就会认为你,挡住了别人发财之路,最严重的很可能置你于死地。
所以你太强势了,别人眼红嫉妒;你太弱了,人家弱肉强食,看不起你还欺负你。
这就是江湖,江湖不仅仅讲打打杀杀,也更多是人情世故。
为师就这样辗转了很多地方,也混迹不同的江湖,学到了很多社会的本领。
一个人要想在陌生地方扎根,肯定得有一技傍身 。
好在,我跟着我们师傅喜真道长学习时候,我都聪明好学,学了一身真本领。
后来在接触三教九流过程中,又习得了一些江湖法术,我自认为自己是行业中的翘楚,但是仍然不免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纰漏。
我最初时候学测字,经常容易一语成谶,就是说话太死板了。
后来吃过几次亏以后,,慢慢学会说话变得圆滑了。
测字这个东西,本身都是一种推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种融合的产物,哪有百分百的所谓准或者不准啊。
都是结合被测者反应,还有社会的一些基本的知识,进行推演想象的结果。
因为最初时候,自己也没有什么大名气,所得收入仅能够养家糊口。
一个穷小子,身无立足之地,却被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看上了。
这个大户人家小姐,是最早委托家里丫鬟来算姻缘的,我就根据她写的字给她写了卦辞。
丫鬟带回去以后,她没有对卦辞特别感兴趣,反而对写卦辞的书法很感兴趣。
后来又托丫鬟来测过几次事业和运势,一来二去,我们就书信来往起来。
书信熟悉起来后,我们还相互递送了照片,我才发现,照片中的小姐,花容月貌,微笑含春,眉若新月,温婉大方。
照片背面写着:“和婉”两个字。
“和婉”?我抬起眉头,有点疑惑地问道。
“和婉不是我舅妈的名字吗?”我追问道。
三舅轻呷一口茶道:“不错,正是你后来的三舅妈。那时候你三舅妈家,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茶商,家大业大。”
虽然我很喜欢她,但是她的爸妈那时候并不知道,再说我还比她大十三岁,我自认为,自己那时候是配不上你舅妈的。
但是事也凑巧,因为我不是学过医术吗?
有一次你舅妈来信,说他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医治无效。已经两三年迁延不愈了,痛苦异常。
你舅妈信中描述了病情,我结合她所说的病情,判断她父亲患得应该是‘神经性肠炎’。
我治疗过类似的疾病,并且中医治疗效果收效显着,我就给他开了药方:“葛根黄芪黄莲汤”
药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并且信中我嘱咐她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基本吃一个月都会有奇效。
你舅妈回去按照我写的方子,去中药房抓了药,按时给他父亲煮了喝,果然过了一个多月,原来老爷子的苦不堪言的肠炎,有了很大好转。
你舅妈来信,说他父亲非要重谢给他治病的神医。
经过此事,你舅妈对我更加看重,以为我又有文化,又有医术,还年轻有为。
就想邀请我去她们家府上一续,来信问我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