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道无经不传 经无师不明。
玄门以“道、经、师”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道,即修道,指以自身修炼,参悟大道。经,即读经,阅读祖师着作,印证已修。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点明道要。
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老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以上三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第三就是:道法自然 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
其一,自然而然,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要顺天行事,天人合发,《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道体。
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如何才能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阴符经》云:“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
第四就是: 自行修炼 无量度人。
道家修炼,主张“自度度人”。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功成道备之后,就要显迹于世,广度有缘。一人行修,众生受益。否则徒作“自了汉”,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天界不收。
《道藏》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
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欲何日成道?吕祖答云: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此等胸怀,方是修炼家风。
第五就是:至道不繁 守中为要。
大道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黄庭经》云:“至道不繁”。
繁杂无绪,皆为道末,令人不得要领,故尔道家不取。修炼之学,是质而精的东西,以少胜多,直指大道。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愈趋简易,愈近大道。司马讨论道家要旨说:“指约而易操,事少功多。颇合修炼宗旨。
修炼以“守中”为要,《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大过不及,阴阳偏盛,”均易伤丹,故守中为要,这就是真火候。
我又把三舅教我的心法,温习一遍,越来越感觉到修行的真谛,广大无边。
老曹到底要找我聊什么呢?
我思忖着......
喜欢测字有道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测字有道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