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丑,有些人觉得萌,简单来说,就是丑萌丑萌的...
但由于这个角色形象是王潇钦定的,所以也没人敢有什么异议...
这部电影的卖点,基本都在妖怪的动画形象上,剧情相对薄弱,尽管独立设计出了一个以铜钱数量为基本单位的实力体系,但电影中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并没有展开描述,也没法展开描述...
电影跟小说的本质是差不多的,在小说开头大段大段的甩各种背景设定,各种高大上,那就别怪读者秒退。
一部电影,最多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最多花个两三分钟讲一下背景就得了,真要展开构建世界观,要么拍电视剧,要么拍成系列片...
原时空,《捉妖记》是准备拍成系列片的,可惜第二部选错了拓展方向,居然把剧情画风往低幼靠拢,还抛弃了第一部建立的捉妖师体系,剧本也烂的离谱,整个系列直接暴死...
在《捉妖记》的首映现场,王潇看着现场那个大号胡巴,眉头皱了起来,把小助理喊了过来:“这玩意儿是谁整出来的?也太丑了吧...”
助理惊讶:“这个角色形象不是您定的吗?您居然会觉得丑?”
“有些形象,还是让它留在二次元里吧...做成皮套穿在人身上太别扭了,一点也没有电影里灵动的感觉...这玩意儿等会儿不会还要上台吧?”
“额...确实有这个流程...”
“取消这个环节...这么大个胡巴看起来太诡异了...”
领导一张嘴,属下跑断腿,经过一番紧张的调整后,导演张小崇带着一众主创上台...
“大家好,我是导演张小崇...”
“大家好,我是胡巴的生母陈晓,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现场支持《捉妖记》...”
“大家好,我是百合,胡巴的继父,究竟是谁把陈晓的肚子搞大的,我也不知道...”
现场主持人春泥:“欢迎各位,我想请问一下两位主演,听说你们之前在表演的时候都是对着空气表演?”
百合接过话筒:“是的,这种表演方式,我们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但后面就好了...”
“那请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真正见到胡巴的?”
百合冲着台下的某个方向微微一笑:“其实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过,因为我跟大家一样,还没有看过全片,所以我现在很期待...你们这个问题应该去问导演,或者问胡巴的创造者,我们的制片人王潇...”
按照流程,王潇顺势上台:“等会儿就要放电影了,大家马上就能见到了...”
春泥殷勤的给他举着话筒:“请问您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部虚拟角色和演员混合的电影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张导了...你知道,在我们公司内部,张导有个很特殊外号吗?”
春泥看向张小崇:“这个我还真不清楚,张导,您能说说吗?”
张小崇苦笑道:“大家都叫我培养皿...”
“培养皿?”
“没错,每次王潇有什么新的作品创意或者技术运用,他都会先弄一个本子出来,让我先拍,然后他在拍摄过程中观察实验...比如说,当年他准备拍《环太平洋》,因为没有拍大场面调度戏的经验,就提前让我去拍《三国》系列,他在边上跟着学...”
春泥很惊讶:“原来是这样吗?原来王潇这样的天才也有拿不准的时候...”
王潇摆摆手:“我哪儿是什么天才,就是运气好的普通人而已...正好,我借此机会也辟个谣,网上一直有传言说,宁浩当年拍《疯狂的石头》有我的指点,说什么我是宁浩的半个师傅...”
春泥点点头:“这个说法我也听说过,难道不是吗?”
“你们也太高看我了,我那会儿才多大?一部电影都没拍过,哪有本事去指点宁浩啊,人家之前就拍出了《香火》和《绿草地》,是很成熟的导演了...我实际上是去偷师学艺的,所以说,你们搞反了,宁浩是我半个师傅才对...”
“真的啊?那你怎么不早说啊?”
王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会儿年轻呗,年轻人嘛,有包袱,爱面子呗!前段时间,宁浩来帮我剪辑《我不是药神》,老拿这件事儿跟我阴阳怪气的,假惺惺的叫我师傅,我听得浑身难受,现在正好把这个事儿说清楚,省的他以后再跟我玩这套...”
台下的宁浩不干了,直接冲上了台,抢过话筒:“大家看看,王潇多缺德!得了便宜还卖乖,当了我十年的便宜师傅,他还委屈上了...”
这些当然也是预定好的流程,随着时间的流逝,离王潇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他心中也有了些紧迫感,脑子里的东西都用完了之后,以后自己的原创作品跟那些经典怎么比?
由于他的作品一直质量不错,尤其是在《我不是药神》之后,一度被网友们捧上神坛,跟姜文基本上是一个档次的,他的影迷们就差一句“那可是姜文啊”之类的口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