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上千年的古树,也屡见不鲜。
我不禁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总一边采摘着鲜叶一边对我们说:“我们是拉祜族的一支,叫苦聪人。可不是苦命的聪明人,不过以前确实苦命,我们祖辈在解放前是原始社会。”
我大吃一惊,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曹可馨和陈美美也面面相觑。
李总笑着说:“你们没听错,在解放前,我们寨子就是处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辈身穿树皮衣,住的是用木头搭的窝棚,靠打猎为生。”
“据老一辈人讲,我们祖先是世代居住在哀牢山深处,与世隔绝,不知道什么二十四节气,种一些土豆也是望天收,大家有肉一起吃,有酒一起喝,完全就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我疑惑的问:“那生病了怎么办?”
“晒太阳,喝茶。”李总说。
“我们现在寨子里还保留着喝火塘茶的习俗,晚上带你们体验一下。”
李总告诉我们,他们的父辈后来被解放军发现,世人才知道在大山深处还有处于原始社会的一个民族,后来把他们纳入拉祜族,叫他们苦聪人。政府出资建房,慢慢从森林里搬出来,到山脚下定居的。
至今他们寨子里还有很多原始社会的影子。
李总笑着说:“比如我家的牛不小心掉山崖摔死了,这个是我家唯一贵重的财产,没有它,家里就活不下去了。村民们就会自发的带上大米、猪肉、蜂蜜、核桃等东西来到我家,一起把死掉的牛吃掉,把东西留给我,让我不至于活不下去。”
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是这苦聪人的生活太艰难了。
晚上,村民在茶叶合作社的坝子里架起火塘,围坐在一起,烤肉、喝酒。
每个火塘旁边有个小藤桌,大家把带来的肉烤好后,都每个藤桌上分一些,老人们喝酒聊天,年轻人忙活着烤肉。
我和陈美美、曹可馨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自然不用动手烤肉,只需要坐在那里,接受大家的敬酒就好。
米酒度数不高,甜甜的,喝起来很爽口。
有老人用我们听不懂的话唱起了歌,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山之间。
有百灵鸟飞进寨子
给我们带来了吃饭的种子
有大黑熊靠近寨子
和我们抢吃蜂蜜
它们有时是朋友
有时是死敌
只有那英俊的小伙子
美丽的小妞妞
来到寨子里
带来的是友谊…
李总用汉语给我们解释着。
我和曹可馨、陈美美一起来到唱歌的老人那里,恭敬的敬了他一碗酒。
“吃肉不吃茶,要被外人杀。”李总笑着说:“夜深天冷了,走,吃火塘茶去。”
旁边的一个空房子里,很多板凳,是他们村子开会议事的地方。
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在提前升好的火塘坐下,示意我们坐下。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老人将茶叶放入特制的土罐中,在火塘边缘边烘烤边轻轻抖动,让茶叶受热均匀,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特有的焦香茶味时,他就倒入沸水,听到“嚓嚓”声,芬芳馥郁的火塘茶就制作完成了。
我喝了一口茶,刚入口有些苦涩难咽,但慢慢感觉口腔里涌现甜蜜的味道,甜味越来越浓烈。
“以前头人召集族人开会谈事,都要围着火塘烤茶喝,我们这有这个习俗,无酒无肉皆无事,若无烤茶事难成。如果没喝茶,身体就会肥胖虚弱,就不能打猎,就会被猛虎杀死。”李总告诉我们。
酒能醉人,茶也醉人。
色浓如墨,先涩后甜,火塘茶的魅力让我们很惊喜。
老人用难懂的土语告诉我们寨子的故事,有李总的翻译,我们才知道,他们的祖辈,勇敢善战,几个人就可以进山猎虎,老人小时候都见过虎皮呢。
在大山深处的夜晚,围坐在火塘边,喝着火塘茶,听老人讲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体验是我们平生第一次。
夜深了,李总把我们带到一排平房处,那是他们村里的招待所,用来接待客人的住宿。
房间很简单,但干净卫生。
躺在床上,很快就入睡了,这里似乎有奇怪的魔力,一点也不想玩手机,就很自然的想睡觉。
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窗外的鸟鸣阵阵,时间是早上六点半。
陈美美和曹可馨也起来了,她们和我一样,睡到这个时候自然醒了。
大山里浓雾弥漫,整个村子在雾里隐隐绰绰,耳边有阵阵鸟鸣,反而显得更加静谧。
“真是人间仙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对她们两个说。
整个空气都弥漫着森林特有的清新味道。
转了一圈,我们回到村里,招待所旁边有一家小小的食堂,早餐是米粉。
一人吃了一碗米粉,米粉很劲道,蔬菜很清香,很好吃。
李总开着他的皮卡,带我们去看2700年的茶树王。
进山的路是石子路,很颠簸,开的很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