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胡适之等人讨论之后,受到了李斯年的启发,周章寿端着《学衡》杂志仔细研究,就差拿个放大镜逐字看看是不是缺笔少划了,结果硬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又找出几处语法和选词的错误,于是他立刻换马甲,撰写了一篇《再估《学衡》》的文章,将梅光迪之流又大骂了一顿,这也标志着他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战斗生涯的开启。
《学衡》杂志的那些编辑和作者们万万没有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们只是写了一篇文言文的文章,却被人鸡蛋里挑骨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揶揄讽刺,乃至是批评。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他们也开始奋起反击,纷纷发文驳斥那些无端指责。
这场由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与“复古派”之间的笔墨官司,因此愈演愈烈。原本只是小小的学术争议,却逐渐升级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论战。双方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展开激烈交锋,各抒己见,据理力争。
这场论战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白话文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论战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场文学讨论中来。他们开始认识到白话文的简洁明了和通俗易懂,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而这场文学论战,也直接推动了白话文在文学界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了当时文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而始作俑者的李斯年也借此登上了华国的文学舞台。
喜欢民国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民国大文豪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