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笑意盈盈,眼睛都亮晶晶的。
能不高兴嘛!
本来只是好心来帮忙,也是看在大家都是军嫂的份上。
也没指望要什么回报。
但就是因为这样,顾家人给了谢礼,才更叫苗大嫂心里舒服呢。
尤其是姜琴。
其实在此之前,苗大嫂也就是跟着大家伙儿在小广场上远远见过一次姜琴。
就那一眼,苗大嫂当时就评价了一句:“先来了个城里娇娇小姐,又来了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知青。”
虽然这句评价主要也是因为前头的何婉晴给人留下的负面印象太深了,但当时姜琴的相貌,气质,跟家属区很多军嫂的差别也太大了,也的确让她很难产生什么好感。
她还以为这又是个娇气的,不懂什么人情世故的军嫂。
谁能想到呢。
这姜琴的为人处世竟然还挺得体的。
自己之前没接触过人家,就凭着刻板印象在家里人面前蛐蛐人家,苗大嫂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
听说顾家大儿子要去上学,直接拍着胸脯就道:“我家老大上小学,老二在育红班,以后刚好能带着一宝一起走!”
一听到育红班,顾一宝的嘴巴都瘪了下来。
就在顾家人送苗大嫂出门的时候,毛丫也一脸高兴地从后勤部办公室出来。
“毛丫同志,家里的孩子要安排好,我这边和养殖场那边沟通好,就来通知你。”
白主任喜气洋洋送毛丫出来,叮嘱道。
毛丫重重点头:“您放心白主任,我一定不会耽误正经工作!”
说话间都带着几分踌躇满志。
看得白主任那是越发满意。
另一边,刚送走了苗大嫂没多久,姜琴本来还想着这个点了,食堂就算是没关门,剩下的菜也应该不多了,就准备自己在家煮点粥吃。
刚好婆婆也只能吃点干净的食物。
结果,她刚把米洗好放进砂锅里。
院门就被敲响。
“姜琴妹子,我给你送点粥来,是不是还没吃饭呢?”
姜琴一开门,就见毛丫满脸带着笑,手里还端着一个热乎的砂锅。
她赶紧让人进来。
毛丫看着心情很好。
一进来,把砂锅放在桌上:“我听说大娘肚子不舒服去了卫生所,就想着等你们回来,估摸着食堂都要关门了。就赶紧在家煮了点粥,青菜瘦肉粥,我最拿手的,快尝尝。”
姜琴他们都不好意思了。
毛丫却笑道:“这没什么,我这也算是个谢礼了。”
她看着姜琴:“妹子,我下午已经去后勤部找白主任说了,我答应进养殖场工作了,我得谢谢你的建议。”
姜琴眼睛一亮。
“真的?”
“嗯!”毛丫重重点头,“白主任不光同意了我进养殖场,而且还同意了我的提议,让我和之后其他被录用的工人都能去宁省养殖场学习培训一段时间,这期间的吃住都由后勤部承担。”
这完全可以说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太好了!”
不光是姜琴高兴,黄翠喜甚至是顾兆,包括在主卧里的顾淼都替她高兴。
随军家属想要找到一份工作本身就比较难,更何况,她们还是在海岛上,机会就更少了。
并不是每一个军嫂都能那么幸运,被后勤部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
就算是有工作岗位空缺出来,也大多是学历高的军嫂们才有机会争取。
就像是之前空出来的三个老师岗位一样。
现在毛丫能进养殖场,不光是她自己能得到一份工作,更意味着,后勤部这个养殖场大概率是能办起来的。
一个养殖场一旦办起来,需要的工人不说几十,至少也不能低于十个吧。
除了会计等技术岗,其他工作岗位都是很多没什么学历的军嫂们经过培训后可以胜任的。
家属区里的军嫂们能多一个工作机会,绝对是大好事。
更何况,在顾淼的心声里,毛丫处处被阮红霞当做对照组拉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毛丫没有工作,一家五口全靠梁长江的工资生活。
哪怕说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小孩子们其实是能感知到,这个家里是谁说了算。
而梁长江的工资有一大半都要寄回老家,给毛丫的生活费对比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可能算不上少,但相比较家属区的其他人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毛丫是想着平时能省就省,等以后家里要办大事的时候,才不至于兜里没钱。
但她又是那种典型的华国家长思维,习惯性不跟家里孩子们说自己的难处。
孩子们就只能感觉到一点,家里钱是爸爸挣的,后妈却不给她们花,还总喜欢管着她们,不让她们干这个,不让她们干那个。
又有有心人的挑拨和阮红霞作为后妈的对比,久而久之,这心就歪了。
现在毛丫能有一份工作。
别的不说,至少毛丫的注意力不至于全放在孩子们身上。
她有了工资,给孩子们花钱也这不至于太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