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每家每户1500元以上,我觉得村民们已经很满足了,多留一些钱支持多村子,这对我们合作社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今年我们合作社大中型养牛场养牛超过2万头,养殖猪21万头,鸡超过371万只,绥城市的肉制品已经畅销秦省与附近省市,加入合作社的各村百姓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又一名委员代表如此说,其他人也都点头。
合作社委员们最自豪的是什么,肯定是看着一个有一个村子慢慢富起来,如今绥城市北部加入合作社的各村,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姑娘嫁人必然是挑选加入合作社的村子。
而整个绥城市四周村镇如今要么已经加入合作社,要么是预备成员,绥城市下属的各县都有村子申请递交到高国良这里,势力领导下了指示,尽可能让更多村子加入合作社。
“我觉得我们步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在一些合作村里由我们合作社主导建立一些经济型树林区,或者是农场,我们自己有农用机械,与市里商谈我们自己也成立一家公司,只不过公司属于所有的百姓。”一名委员说道。
“这么干肯定乱,如果有矛盾了闹开了,有些村子喊着要分家产怎么办?每年咱们合作社重点扶持方向不同,很多村子享受到的好处必然不同,我们无法做到人人满意。”一名委员代表看了高国良一眼说道。
大家都知道合作社能够如此搞下去,那是高国良在牵头。绿海集团一直在扶持让利合作社,大家也是相信高宝生才加入进来。如果哪一天高国良不做合作社主任了,那么合作社的路又该如何走。
“我也觉得不可能合作社自己开办产业,这里管理与监督就是个问题,如今账目能够完全公开,是因为所有花销一目了然,开办了产业必然是不行的。”一名委员代表也赞成说道。
绝大多数委员代表都摇头,如今大家能心在一起,那是没有贪污腐败的可能,要是让某些人拿了财政大权,可能问题会很多。合作社如今可是绥城市在华夏的一张明信片,他们可不敢弄坏。
“宝生,你觉得合作社开办产业这个事情如何?”高国良这个时候看了宝生一眼,突然问道。
大家看到高国良竟然真有让合作社开办产业的想法,不由有些惊讶,这样可是会大大缩减他手中的权利。
“我觉得…可以试试!”宝生想了下说道。
其他人看到这里也是很惊讶,如今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问题已经出来,未来合作社之路在哪里,大家都还在探索。
“哦!你详细说下你的看法?”高国良说道。
高宝生虽然不是合作社委员,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对合作社的影响,而且宝生现在能有百亿身家,那脑子肯定是比他们大多数都好使。
“合作社未来之路,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合作社未来如果太大,标准化是我们要走的唯一道路,因此到时候依靠咱们这些委员是办不了事儿的。
这个会场人数有二百多吧!每次大家讨论能讨论个什么?人太多了,可是如果以乡镇为代表,这完全无法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所以,我觉得合作社必须改革,咱们现在有三个合作分社,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因此咱们应该建立镇、县级两级合作社组织了。”宝生如此说很多人都不意外,都在认真听着。
“合作社成立公司很有必要,这几年我们扶持的村子与百姓很多,有些人是真的被扶持起来了,有的村子得到那么多资金,产业也是没有起来,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
合作社成立公司后,所属权利归谁,这个我觉得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如何参与,那就大家一起投资,投资后有分红,如果镇级合作社解散,所有资产就属于投资人的,县级也是。”宝生如此说,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绿海集团要接手合作社了,这其实对大家来说也没什么。
“那么合作社以后如何发挥作用,公司资源如何分配,由个村代表商议乡镇合作社,乡镇代表商议县级合作社,我们直接负责县级合作社就行。
合作社可以用钱与村子合作开办养殖场,具体村子出多少,合作社出多少钱,如何管理可以大家一起商议。或者我们可以让政府参与进来投资,还有其他的民间资金力量。
只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应该重视,任何组织与个人资金投入不能超过50%,合作社产业一切依靠各级委员会商议决定。
那个产业赚钱,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如果不赚钱就撤掉,上级合作社甚至可以考虑补偿投资者损失,我们要扶持那些愿意赚钱的人,不愿赚钱扶不起的,合作社也就不用理会。
如此各地方合作社作用必然有差异,但是我们管理起来也是很好管理,只要把关好资金的分配,监督好资金的使用,我觉得这样做是合作社的未来。
合作社不但可以投资养殖场与农场,也可以是工厂,只要加入合作社的村镇有需要,就可以商议讨论,目的就是发挥我们地方产业更大价值。”宝生如此说,会场很多人都陷入沉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