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包拯、展昭与公孙策在灵隐寺对玄苦大师命案展开调查,虽初步勘查有所发现,但疑团重重,真凶仍逍遥法外。
包拯回到开封府后,立刻召集众衙役,详细部署调查任务。他面色凝重地说道:“此次灵隐寺命案影响重大,关乎佛门安宁与汴梁城的稳定。你们务必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众衙役齐声应道:“是,大人!”
一组衙役负责调查灵隐寺近期的往来人员登记册,希望从中找出可疑之人。然而,登记册上的记录繁杂,每日前来上香、借宿的人数众多,要从中甄别出凶手,犹如大海捞针。
一名衙役皱眉抱怨道:“这么多人,这要查到什么时候?”另一名衙役则劝说道:“别抱怨了,包大人既然下了命令,咱们就仔细查,说不定就能找到关键人物。”
另一组衙役在寺院周边走访,询问附近居民是否在案发当晚看到可疑人员。他们挨家挨户地敲门,耐心询问。
在一户人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忆道:“那晚我好像听到一阵马蹄声,急匆匆的,不过当时太黑,没看清是什么人。”
衙役们相互对视,觉得这可能是一条重要线索,赶忙追问:“老人家,您能确定是马蹄声吗?大概是什么方向传来的?”
老者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说:“应该是从寺院后面那条小路传来的,具体方向我也说不太准。”
与此同时,展昭决定再次前往灵隐寺,从寺院的武僧入手深入调查。
他来到武僧们练功的场地,只见几个武僧正在练习拳脚。展昭上前抱拳说道:“各位师傅,在下展昭,想就玄苦大师之事再向各位请教一二。”
一位武僧停下手中动作,说道:“展大侠,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大师平日里对我们很好,我们也想找出凶手。”
展昭微微点头,说道:“我听闻几位师傅武艺高强,平日里可有与其他江湖人士来往?”
武僧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身材较为瘦小的武僧犹豫了一下,说道:“实不相瞒,展大侠,前几日有个自称是江湖卖艺的人来寺里讨水喝,与我们聊了几句,不过我们也没太在意。”
展昭心中一动,忙问:“此人长相如何?有什么特别之处?”
瘦小武僧回忆道:“他身材中等,脸上有一道疤,从眼角一直延伸到下巴,看着有些吓人。”
公孙策则在府中仔细研究玄苦大师的伤口和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他拿着放大镜,对着伤口的描述和现场采集的毛发等物品仔细观察,嘴里喃喃自语:“这伤口的角度和力度,凶手必定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而且现场留下的这几根毛发,似乎并非常人所有,倒像是某种动物的毛发。”他陷入了沉思,试图从这些细微之处找到突破口。
几天后,负责调查往来人员登记册的衙役有了发现。他们找到一个名叫“李三”的人,登记册上显示他案发前几日来到灵隐寺借宿,案发后便消失不见。
衙役向包拯汇报:“大人,这个李三的登记信息十分简略,只写了来自外地,借宿理由也含糊其辞,十分可疑。”
包拯立刻下令:“全力追查李三的下落,务必将他带到本官面前。”
就在众人全力追查李三时,展昭在灵隐寺附近的小镇上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此人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脸上涂满了泥巴,在街边疯疯癫癫地笑着,嘴里还嘟囔着一些听不懂的话。
展昭本未在意,可当他路过此人身边时,这人突然拉住展昭的衣角,嘴里喊道:“和尚死,血光现,黑影来,祸事连。”
展昭心中一惊,停下脚步,仔细打量此人。只见他双眼虽然透着一股疯劲,但偶尔闪过一丝精明。
展昭蹲下身子,轻声问道:“你为何会这么说?你知道些什么?”那人却又开始傻笑,不再说话。
展昭心想,此人或许知道一些关于命案的线索,不能轻易放过。于是,他将此人带回了开封府。
包拯见到这个怪人,也觉得十分蹊跷。他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会说出那些话?”
怪人依旧傻笑着,不回答问题。公孙策在一旁观察片刻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让人端来一盆水,一把刷子,然后在怪人面前开始清洗手上的污渍。怪人看着公孙策的举动,眼神中渐渐露出一丝好奇。
公孙策趁机说道:“你看,洗干净了就舒服多了,你脸上这么脏,想必也不舒服吧。”
怪人似乎被说动了,慢慢伸出手,示意公孙策帮他清洗。公孙策小心翼翼地帮怪人洗净脸上的泥巴,一张年轻的面容露了出来。怪人看着水盆中自己的倒影,突然大哭起来。
包拯等人耐心等待他情绪稳定,怪人终于开口说道:“我叫王二,本是个普通百姓,那天我去灵隐寺附近采药,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包拯赶忙追问:“你看到了什么?”王二颤抖着说:“我看到一个黑影,从寺里翻墙而出,手里还拿着一把带血的刀,我害怕极了,不敢声张,可又怕被凶手发现,只好装疯卖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