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汉三年的时候,魏国就一直在对大汉发动经济攻势。
用大量的仿汉新铸直百钱来购买蜀锦之类的东西。
占据了北方大部的曹魏,在经济上自然是碾压蜀汉的。
这样一来,直接影响到大汉的经济。
至于吴国,早就已经处在半摆烂的状态,反而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之前刘谌曾用这些钱偿还了当初向吴国买船的欠款。
算是解决了一些钱上的问题。
同时又让建平等通商城市收缩蜀锦贸易,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
可这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别的不说,光是蜀锦这一样的价格,在刘谌的极力控制下,依然上涨了接近一成的价格。
价格上涨于民有利,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未必就见得是件好事。
而且这种价格的上涨还在持续。
蜀中也有大量的下等田被拿来种植桑树。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魏国的计策已经初见成效。
然而樊建他们依然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谌也自然而然的会心急起来。
“真不知道这个计策是谁想出来了,要是让朕知道,必要将其挫骨扬灰 !”
刘谌 咬牙切齿的说道。
樊建听到刘谌的话,脸上同样也露出无奈。
眼下大汉诸多政务都系于自己一身。
光是处理日常的内政就够他忙的了,哪有那么多的心力去操心这些事情。
樊建倒是想放权给其余人,然而其余人连他都不如,根本无从放起。
“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樊建老老实实的 请罪。
刘谌却烦躁的一挥手,这件事根本怨不得旁人,完全是当初自己设想这一套东西的时候。
没有完全考虑到国力之间的差距。
当年鹰酱既有强大的财力,又有强大的拳头,自然可以用大棒保护他的经济利益。
现在的大汉,既没有足够的钱来进行对冲,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兵力来迫使魏国不敢行此事。
也算是尝到了自己亲自种下的苦果。
可刘谌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敢完全停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因为大汉最起码已经有近十万人在靠着这些通商城市的贸易吃饭。
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就是如此。
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了大汉的税收,根本停不下来。
看来,不得不动用另一招了。
刘谌心里是极其不愿意动用这招的。
因为这一招相当不适合如今大汉的国情。
而这招的名字就叫大基建。
以现在大汉的国情,最需要做的就是积蓄国力,北上伐魏。
而不是进行大基建。
且不说这个时代这么做适合不适合。
光是以现在的工业科技水平,基本上就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搞基建肯定能消化这些突然涌入的热钱,但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粮食。
原本还能通过通商城市的贸易多多少少的补贴一点。
可是随着魏吴战争的展开,以及司马炎将目光看向长安后。
已经没有多少粮食进账了。
大汉的土地就这么多,攒的那点粮食每多消耗一分,北伐的进度就要慢上一分。
有时候刘谌就在想,是不是司马炎的身边也出了一个穿越者?
要不然怎么就这么举重若轻的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大麻烦?
至于刘谌派往安南买粮食的人这会儿还没回来。
就算回来了,也还不知道究竟能给自己提供多少粮食帮助。
转一圈回来,大汉终究还是只能靠自己!
“樊卿,这些钱放到府库里不能流通出去终究只是死物,是不作数的。”
“得想个法子让这些钱流通出去才行!”
听到刘谌的话,樊建心中再次升起一股 无奈。
道理谁都懂,问题是这些钱怎么花?又能花到哪里?
除非陛下现在就决定北伐,才可以把这些突然暴增的钱给花出去。
否则,也只能任由其堆在府库里面发霉。
“朕倒是有些想法,卿且试听之。”
听到刘谌有想法,樊建顿时精神一振。
“还请陛下赐教!”
刘谌说道:
“朕想征一批徭役,用来修建一些桥梁道路之类的东西。”
“方便大汉各个地方的沟通。”
“另外朕也准备在汉水北岸筑起几座坚城,并打通整个陈仓道,为将来北伐做准备。”
“当初丞相数次北伐失败,皆是因为粮道不济之缘故。”
“朕不想重蹈丞相覆辙,大汉也经不起那样的折腾。”
“不过这些徭役不是白征,朝廷要给他们算工钱的。”
“同时,朝廷也不再免费提供给他们吃喝,而是由朝廷亲自出面,卖给他们。”
樊建在听到刘谌的话后,心中顿时一惊。
修筑桥梁和道路这些事情倒是不算什么。
因为朝廷每隔几年就会维护修缮这些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