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六年腊月廿三,紫禁城御花园内白雪皑皑。朱由检望着堆成小山的烟花残骸,眉头紧锁:“年年烟火大同小异,朕要今年的除夕,让文武百官和百姓都大开眼界!”司礼监掌印太监立刻传旨:“速召陈子墨、沈青禾等革新能臣入宫!”】
【乾清宫内,诸位大臣与匠人齐聚一堂。】
【“陛下,臣提议用治沙时的‘聚光镜’点燃主火炬!”沈青禾展开图纸,“以日光为火,寓意天赐祥瑞。”】
【工部侍郎却摇头:“正值隆冬,若遇阴天,岂非贻笑大方?”】
【“不妨事!”陈子墨举起改良后的“储能砖”,“此砖白天吸收阳光,夜间可释放七日热量,就算阴天也能引燃火炬。”】
【一旁的老河工王长顺挠挠头:“说起亮堂,咱们治河的‘净水灯’也能派上用场!用滤污筐养的夜光藻注水,整条护城河都能流光溢彩。”】
【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眼睛一亮:“再结合威尼斯的运河花灯,在河面漂浮可移动的光影戏台,上演《西游记》故事!”】
【朱由检拍案叫绝:“好!传令下去,即刻筹备!今年除夕,朕要让百姓看到这些年革新的成果!”】
【腊月廿八,京城街头已是一片繁忙。】
【“小心!这‘百晓生问答灯’可是皇上钦点的!”工匠们将挂满灯谜的宫灯抬上马车,每个灯笼里都藏着机关,答对问题才能点亮。】
【绸缎庄老板赵有德指挥伙计布置“商海博弈”摊位:“顾客投掷骰子,走到‘年货采购’格,就能用铜板换半价绸缎!”】
【与此同时,紫禁城的准备工作进入白热化。】
【“沈大人,聚光镜角度不对,圣火点不燃!”小太监急得满头大汗。】
【沈青禾趴在冰凉的地面调试:“再往左三寸!王师傅,快用治沙的防风板挡住北风!”】
【“来了!”王长顺扛着木板跑来,“这板子可比城墙还结实!”】
【除夕夜终于来临。】
【“点火!”随着朱由检一声令下,聚光镜精准聚焦,储能砖瞬间腾起三丈高的火焰,将“天下太平”四个鎏金大字照得通体透亮。】
【“好!”文武百官齐声喝彩。皇后指着护城河惊呼:“快看!那不是治水时的滤污船吗?”只见装饰着夜光藻的彩船缓缓驶来,船身投影出孙悟空大战龙王的画面,岸边百姓纷纷跪地叩拜。】
【午门广场上,游戏摊位前挤满了人。】
【“我要挑战‘科举模拟牌’!”书生们摩拳擦掌,抽到题目竟是“如何用游戏教化万民”。】
【孩童们围着“七巧板拼图赛”尖叫:“我拼出了聚宝盆!能换糖葫芦!”】
【最热闹的当属“万国游戏区”。波斯商人展示着数字谜盘,东瀛使者邀请百姓玩“歌牌对诗”,而大明工匠则推出新年限定版“生肖机关盒”,转动生肖图案就能弹出贺岁箴言。】
【宴席间,朱由检走到陈子墨身旁:“陈卿,那‘百晓生问答灯’朕也玩了,问题新颖有趣,尤其是这道——”他压低声音,“‘若让你再创新,你想做什么?’”
【陈子墨起身行礼:“臣想做‘时光宝盒’,将历年革新成果编成故事,让子孙后代记住今日的盛况。”】
【此时,烟花腾空而起,却与往年不同——这是用治沙改良后的无烟火药制成,绽放时竟在空中拼出“碧水长流”“清尘万里”的字样。】
【沈青禾望着天空喃喃:“没想到,当年治沙治水的材料,如今成了最美的烟花。”】
【王长顺嘿嘿一笑:“以后咱们治河的陶砖,是不是也能刻成烟花模具?”】
【更惊喜的还在后头。当钟声敲响,皇宫四角升起巨大的“太阳能孔明灯”,灯上绘制着历年革新的场景:治沙的胡杨林、净水的滤污筐、游戏的百晓灯……
【朱由检望着满城灯火,对身旁的太监说:“传旨,今后每年除夕,都要展示百姓的智慧结晶。这些创新之火,当永远照亮大明的未来。”】
【新年的爆竹声还未散尽,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庆功宴”在文渊阁悄然筹备。】
【“陛下,民间工匠们都到齐了!”司礼监太监尖着嗓子通报。朱由检快步走出,却见王长顺正蹲在角落,用治沙陶砖摆弄着奇怪造型,沈青禾与陈子墨围着一盏闪烁的“百晓生问答灯”争论不休。】
【“这陶砖拼起来,像不像个大炉子?”王长顺头也不抬,“要是把聚光镜的光能引到这里……”】
【“您是说,用太阳能烧饭?”沈青禾眼睛发亮,“可冬天光照不足……”】
【“加储能砖!”陈子墨抓起桌上的机关盒,“就像给灯续油一样!”】
【朱由检咳嗽一声,众人慌忙起身。“不必多礼!”皇帝摆摆手,盯着陶砖模型,“朕看这主意不错。今年春耕,就用它给百姓烧热水!”】
【与此同时,宫外的热闹仍在延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